FDA原料药现场检查483实例
徐禾丰
2006年一月
2
目的
掌握FDA对原料药现场检查的焦点
了解FDA对原料药曾经发现的问题
对照典型的483,举一反三进行整改
3
质量审核
本年主要不合格项是某含量超出了规定的范围。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对制造工艺、员工培训以及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方面的控制。
4
文件修订
某文件,第一修订版,1994年年1月10日批准。
另一文件,第一修订版,1998年年3月23日批准。
甚至,审查某SOP发现其描述的设备在两年前就已停用,附件“C”和“D”不再用于文件记录,并已被另一个未在SOP中说明的表格所代替。
5
纠正预防措施
没有建立用以调查产品、工艺和质量体系不符合原因的纠正预防措施规程。
特别是,企业接到有关投诉,你们却未遵循相应的SOP进行调查。调查不够充分也没有实施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6
变更控制
变更控制表不能识别批生产记录的具体变更。
没有一个书面的程序来评价变更的重要性,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再验证等。
7
更正文件
软件变更控制报告中多处文本更正是以涂改液更正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根据企业用书面程序规定的,以划去原文内容,并签名(印章)的方式进行。并且,对具体变更没有进行任何书面解释。
8
印章使用
没有对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用于签署文件的印章进行控制。
9
工艺验证
某原料药工艺验证报告对两种特定杂质E、F没有规定接受标准。批记录审核中(20个连续批次)发现,在验证以后的批次中,这两种杂质典型含量比验证批次高出许多。许多批次显示杂质E值是验证批次的两倍并已经达到上限(%)。
10
数据记录(1)
SOP规定车间QA检查员一天两次核实设备读数并与批记录中数据对比。检查QA检查员记录在日志上的数据,以及相应的批记录后,我们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差异。
fda的缺陷报告 48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