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Ret)计数
RBC生成过程:
多能干细胞原红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成熟RBC
Ret概念: 是介于晚幼红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没有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胞浆中尚有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核糖体)经活体染色后,聚集成深染颗粒,颗粒多时形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晚幼红脱核后平均需2天才能发育成完全成熟的RBC。
RET
RET分型
较成熟RBC稍大,~µm。
0 ⅠⅡⅢⅣ
骨髓, 外周难见周围血少量外周最多
(%) (%) (60%以上)
花冠型丝球型网型、破网型点粒型
有核充满,相互连接松散,连成网稀疏,丝点状散在,细颗粒
细丝状
ICSH LS的定义:网织红细胞是已不含有细胞核的红细胞, 故认为应分四型: Ⅰ、Ⅱ、Ⅲ、Ⅳ。
RET
【器材和试剂】
1. 显微镜、Miller窥盘。
2. 新亚甲蓝染液(WHO推荐)
新亚甲蓝N
草酸钾
蒸馏水 100ml ,用前过滤。
WHO推荐,其对Ret染色力强且稳定,但该染液在室温下只稳定3周;
: 灿烂甲酚蓝 1g
柠檬酸三钠
氯化钠
双蒸水 100ml ,用前过滤。
费用低廉,国内目前使用的主要方法;但易产生沉淀。
A
B
1
3
四、操作
1. 取小试管一支,加染液和血液各2滴,混匀。
2. 置37℃水浴箱15min,取出后微振2min,推片。
3. 将Miller 窥盘放入目镜,选择合适部位计数,油镜下
Miller 窥盘的小格A内计数所有无核红细胞,大格B
(含小格面积)内计数网织红细胞。或计数1000个红
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
五、计算
1. Ret% = ×100
2. 绝对值计算:RBC×Ret%( × 109/L)
大格网织红细胞总数
小格红细胞总数×9
A
B
1
3
控制Ret计数CV=10% (ICSH推荐)需镜检的RBC数
Ret(%) 窥盘小方格内镜检RBC数相当镜检RBC总数
1~2 1000 9000
3~5 500 4500
6~10 200 1800
11~25 100 900
【正常参考值】
方法年龄组相对值(%)
显微镜成人、儿童 ~
计数新生儿 ~
【测定方法及评价】
:国内的主要方法,器材价廉、作简单、费用低。
缺点:工作效率低、精密度低,操作批内重复CV在20%以上;其相对计数结果(%)显著受成熟RBC浓度的影响,使用Miller窥盘可将计数精密度控制在CV≤15%,可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流氏细胞技术,将RBC经特殊荧光染料染色后,使含有RNA的RBC被计数,自动计算出RET的%及绝对数。优点:测量细胞多,避免主观因素、方法易于标准化。国外已广泛使用,国内逐步推广使用。但成本高。
近年来,新型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具有Ret计数功能。
【质量控制】
,保存在4ºC,可延长至8h.
ºC为宜,无论何种染液,室温(25ºC)以下染色时,RET检出率明显减低,故要求37ºC恒温染色。
3. 玻片法容易使血液中的水分蒸发,造成涂片困难,受染料沉淀的干扰,故已少用。
4. 试管法为手工RET计数的首选方法,染液与血液的比例以1:1为宜,严重贫血时可适当增加血液比例。
5. 推制血膜不宜太薄或太厚,否则会造成RET分布不均。
6. ICSH推荐使用Miller窥盘作Ret计数,其CV=10%±
【临床意义】
(1) 评价骨髓造血功能:
① RET↑是红系造血功能活跃的反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以溶贫最为显著(6~8%,急性溶血可达20%,严重者可达40~50%);急性失血可明显↑;缺铁和巨贫RET正常或轻度↑。
② RET↓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多见于再障,尤以急性再障最为显著,%,甚至为0,RET绝对值低于15×109/L常作为再障的诊断标准之一。也可见于急性白血病时骨髓红系增生受抑制或因化疗、放疗造成的骨髓抑制。
【临床意义】
(2)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
① 巨贫、缺铁经合理治疗后,RET逐渐↑,并先于RBC、Hb的↑。用药后3~5d开始↑,7~10d达高峰(一般为6~8%,高者达10%),治疗2周左右逐渐下降,然后RBC、Hb 才逐渐↑。
② 再障治疗有效时,RET逐渐回升甚至轻微升高。
一、网织红细胞(Ret)计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