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学生
冷冰
恨铁不成钢,是老师们常有的心态。
面对那些反复教育却无动于衷、毫无长进的学生,我们常常扼腕叹息,甚至心生偏见。殊不知,人各有所长,一个孩子在某方面或许有缺憾,但不足以证明他全部的无能和将来的无所作为。
对这些后进生、顽皮学生,往往会经由愤怒到偏见,由极端到淡然的过程。这种重新审视学生的眼光也是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而逐渐转变的。
想当初,刚从教时年轻气盛,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趋势下,面对学生总是追求理想化、完美化的教育结果。而往往事与愿违,一气之下就对学生大声斥责,甚至动手体罚。后来,工作经验丰富了,认知提高了,越来越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沉稳、持重的多了,对学生多了些宽容、理解和尊重,也赢得了学生良久的感激与怀念常有学生毕业后说起那时的严,那时的爱,那时的美好。再后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后,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问题和思考问题,对学生的教育就更平和、更人性了。当你把疏远变为亲近、把漠视变为重视、把批评变为欣赏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
学校召开运动会。有很多运动场上的佼佼者都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或者思想表现并不乖巧的孩子。比如304班的章荣婷和303班的毛义桢,而他们在运动场上,却表现出了高度的荣誉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众多师生的喝彩与掌声。其实,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老师们要做的,就是创造适合花儿开放的环境和氛围,帮助他们绽放无限的美丽。
像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孩子也有很多。他们或许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问题,日常受惯了家长的责骂、老师的冷遇、同学的嘲笑,很少能有“出彩”的机会,很少赢得过别人的喝彩,很少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长此以往,孩子心里就埋下了一片阴影,有的性格自闭,孤僻内向,有的自轻自贱,自甘堕落,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埋下了潜在的危机。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育人为本,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是我们的育人宗旨。作为教师,我们更多时候肩负着“牧师”的使命,我们要以上帝般圣洁的灵魂、博爱的情怀、平等的眼光去善待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开启智慧的大门,培育高尚的德行,塑造高贵的灵魂,树立坚定的信念,引领他们快乐成长,最终走向成功。我们更多的时候,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把评价标准定位于优异的学习成绩,把教育的成就归功于培养出了多少成功人士、名人大家,并因此而自命不凡。殊不知,这种貌似成功的教育背后,又有多少人
另眼看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