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竹能源发展规划.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竹县能源发展规划
前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对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竹县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比较丰富,能源产业已成为大竹县优势产业之一,无论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工业产值和利润,还是地方财政创收方面在全县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为大竹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我县在保障能源供需平衡、节约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保持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为更好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特编制《大竹县能源发展规划(2009—2015年)》。

一、大竹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一)大竹县概况
大竹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南部。东邻梁平、垫江,南接邻水,西连渠县、广安,北靠达县。地跨东经106°59′—107°32′,北纬30°20′—31°00′。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7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076平方公里,属平行岭谷区,地形呈“三山两槽”特征,东有明月山,西有华蓥山,中有铜锣山。山岭最高海拔1196米,槽谷最低海拔253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1200毫米以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县辖50个乡镇,384个村,,其中,,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
(二)县域经济发展
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大竹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稳定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发展三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夯实了基础。2008年,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同比(下同)%;人均GDP实现12667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五”期末的33:36:31调整为28:45:27。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十五”%%。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加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消费需求较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616元,增加13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1元,增加619元。
‰内,%内,%,%。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教育、卫生计生、文体广电、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事业繁荣、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规划基础、依据和范围
(一)规划基础
。大竹县境内煤炭、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产量大。,,发热量在3000—7000大卡/千克,煤炭年产量在270万吨左右。天然气探明剩余可开采量约760亿立方米,年产量1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管网优势明显,建有亚洲第二大天然气集输站,年输气量27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目前储量不明,从已钻探的百岛湖温泉来看,出水量较大,单井日平均流量超过1万立方米,水温在52℃左右。
。大竹县能源行业起步较早,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成为大竹县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开采、洗选、炼焦为主的煤炭工业,以水电、火电生产和供应为主的电力工业,以燃气供应为主的燃气供应业。2008年能源行业骨干企业共56户,%,,%,,%。
。达渝高速贯通全境,国道318线、省道218线纵横交错,县城西至襄渝铁路渠县火车站40公里,北至达州火车站67公里、达州河市机场70公里,南至重庆江北机场135公里,东至万州的梁平机场90公里、万州港176公里,已形成“半小时达州、一小时重庆、三小时成都”的交通优势。
(二)编制依据
国家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可

大竹能源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14 MB
  • 时间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