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书店的画册中见到了常玉的作品,立即被画家独特的绘画风格所吸引,感觉应该是一位很有才气的现代画家所做,但是等后来通过资料和网络才渐渐的了解到常玉是一位 20 世纪早期就随着我国“勤工俭学”运动赴法求学的老一代艺术家, 同徐悲鸿、林凤眠、庞薰琹、关玉良等交往密切。常玉由于大哥常俊民经营丝织厂而家庭富足,而其父常书舫为四川顺庆有名的画师,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后拜川籍名家赵熙为师学习书法、绘画和文学,“常玉幼习川宿赵熙字,称赵字古远类于右老书法……”,后来常玉接触了新式教育,走上了留学之路,先是在日本学习两年, 后来跟随“勤工俭学”运动去了当时的艺术之都——法国巴黎。在法国的留学生活中他不像其他的留学同道一样去正统的美术院校接触传统的绘画艺术,而是将自己融入到了艺术之都的现代艺术潮流之中,吸收着现代艺术的养分,滋养着自身那种桀骜不驯的、浪漫的东方气息。
由于历史的原因常玉的作品在国内很少,他的作品题材很广,油画、素描、水彩、版画、雕塑,留下来的数量也较多,在他死后他的作品被成捆的贩卖,而在 2006 年 4 月
8 日, 在香港举行的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会上, 常玉作品《花中君子》原估价为 500
——700 万港元, 最终由一位亚洲私人收藏家以 2812 万港元投得刷新了中国油画的拍卖纪录。使常玉一生孤苦无依的寂静的艺术风格逐渐获得了认可,而他的作品在收藏界也成为千金难求之势。
常玉自己所独有的艺术风格,渐渐的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关注,一位莫迪利阿尼式的绘画大师,让我们走进常玉的艺术世界,来了解一位被历史所遗忘的画家。
一 常玉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
19 世纪末期,西学东渐已越来越明显。帝国主义的枪炮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 西方的新思潮加快向我国传播。中国封建王朝日趋腐败没落,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向西方寻找真理来反对封建旧制度,寻求救国救民的途径。中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意图借助西方的新思潮、新观念反对中国封建的、束缚人民进步的旧思想、旧观念。美术方面也同样如此,而且在本世纪初斗争激烈。
二十世纪初期的美术留学现象在中国美术史上是第一回,也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特有的事件。大批留学生漂洋过海学习西方美术,他们回国后,兴办学校、创刊办展,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掀起了中国美术的伟大变革。回顾历史,从始于 1870 年的留学运动到二十世纪初期这段时间里,美术留学生人数众多。由于个人价值观及求学经历的不同,留学生们形成了各异的艺术理念,他们将这些艺术理念带回国内。晚清以来, 留学成为中国主动向西方学习的最重要方式。数目巨大的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影响更是至深至远。无论是官费留学还是自费游学,大多数留学生都饱含爱国热忱,勤奋学习,以救国为出发点, 有选择性地接受西方现代思想文化,他们学成归国后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建树良多。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学科几乎都是留学生创建的,他们成为中国新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代表者,这也是中国学术界融入国际社会的起点,至今,各学科学者仍然以当年的那些留学生为宗师,可见留学生的影响之深远。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留学生也是居功至伟。
20 世纪前期,美术专业留学生开始从日本和欧美引进了西方美术理论和方法,创建了新式的美术学校,培养现代美术人才。这些留学生大多画兼中西,主张对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进行融会调和,并亲身实践改造中国画,彻底改变了中国艺术界的面貌。应该说,离开美术专业留学生,20 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法国是欧洲大国,更是西方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尤其是首都巴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是世人公认的“文化艺术之都”,其在美术领域的表现可谓卓然超群,巴黎在这一时期吸纳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顶尖艺术家,成为引领世界艺术潮流的中心地。 20 世纪前期的各种现代美术派别或诞生在这里,或在这里走向成熟;学院派也在此固守其阵营,控制着美术院校和博物馆委员会等官方美术机构,应该说法代表了当时西方的最高水准。异彩纷呈的法国美术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和学生,中国留学生也慕名而来,独具优势的法国美术资源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良好的艺术氛围培养了他们超凡的开放眼光,使他们成为留法学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
常玉虽与徐悲鸿、林风眠同处一个时代,与他们同一时期去到法国求学,但走的艺
术道路却是截然不同的。常玉是中国早期旅法画家流亡在域外的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是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同时他又是一个为自己艺术信仰而自由创作、成就斐然的绘画大家。时光荏苒,吾辈有责赋珠宝以重辉,常玉是一颗不可湮没的东方明珠。常玉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法国, 但他的作品却以中国传
《论画家常玉的绘画风格》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