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类中药
狭义的树皮指落皮层。
广义的树皮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软树皮、硬树皮两部分。
一、皮类中药的含义:
皮(cortex)类中药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干、根和枝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由外向内包括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大多为木本植物茎干皮,少数为根皮或枝皮。
二、皮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一)、性状鉴别:
1、形状:
与植物品种、取皮部位、剥皮方式、干燥收缩的程度、采收加工干燥方法有关。
皮类中药的形状
2、外表面:
3、内表面:
4、折断面: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平坦:丹皮;
纤维状:桑白皮;
裂片状:合欢皮;
分层:苦楝皮、黄柏;
有的折断时可见粉尘飞出;
有的折断时可见丝相连;
有的内外分层。
5、气、味:
(二)显微鉴别要点:
1、横切面:
(1)木栓层:常为多列细胞,栓化或木化,常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质。
(2)皮层:皮层细胞大多是薄壁性的,常见细胞间隙。注意纤维、石细胞、各种分泌组织、淀粉粒、草酸钙结晶。
(3)韧皮部:
韧皮部束
射线:射线分为髓射线和韧皮射线两种。射线的宽度和形状在鉴别时较为重要。
肉桂横切面
2、粉末鉴定
在皮类中药鉴定时经常应用。
各种细胞的形状、长度、宽度、细胞壁的性质、厚度、壁孔和壁沟的情况及层纹清除否,都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中药鉴定学 皮类中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