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智齿冠周炎
top
英文名称
pericoronitis of wisdom teeth
top
别名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智齿冠周炎;pericoronitis of wisdom tooth
top
ICD号
top
【概述】
概述:冠周炎(perieoronitis)系指阻生牙或正常牙在萌出过程中牙冠周组织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亦有称为—冠周感染―者。由于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的结果导致下颌骨退化,从而引起下颌智齿阻生;下颌智齿萌出不全,牙冠表面覆盖着龈瓣,一旦遇有感染,很容易引起牙冠周围软组织炎症,称为智齿冠周炎(pericoronitis of wisdom tooth)。本病在祖载,称为—合架风―或—牙绞痛―,对其症状有较为精确的描述。由于冠周炎的发生率高,故早为医者注意,古希腊时代即知此症。并于17v18世纪时有人报告过冠周炎引起死亡的病例。19世纪,冠周炎即被写入教科书中。本节以下颌阻生智齿为例介绍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pericornitis)是指智牙(第三磨牙)在萌出过程中或因萌出不全或阻生而引起的牙冠周围软组织炎症,临床上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常见。
智齿冠周炎(pericoronitis of wisdom teeth)是指成人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牙位不正发生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智齿冠周炎多发生于下颌,而上颌智齿冠周炎发病率较低,症状较轻,并发症较少。当智齿发生阻生后,其耠面及远中软组织不能退缩或退缩较迟,在牙冠表面形成龈瓣,由于龈瓣较厚,质地较硬,反过来可阻碍牙齿的萌出,因而加重了牙齿的阻生。牙冠可部分或全部为龈组织覆盖,在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碎屑极易嵌塞于盲袋内,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冠部牙龈因损伤形成溃疡及全身抵抗力低下时,局部存在的正常菌群失调,从而引起冠周炎的急性发作。关于冠周炎的细菌学,经过多年研究,未发现有特殊病原菌,与一般口腔感染相同,即为口腔常见菌丛的混合感染。近年来,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改进,厌氧菌在冠周炎发病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
top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患者就诊数不多。盲袋虽有食物残渣积存及细菌滋生,但引流通畅,若无全身因素、咬伤等影响,常不出现急性发作。在急性发作时,症状即与急性冠周炎相同。慢性者如反复发作,症状可逐渐加重,故应早期拔除阻生牙,以防止发生严重炎症及扩散。
、压痛。挤压龈瓣时,常有食物残渣或脓性物溢出。龈瓣表面常可见到咬痕。反复发作者,龈瓣可有增生。
,但更严重、明显。有颊部
肿胀、开口困难及咽下疼痛。Winter认为,由于龈瓣中含有颊肌及咽上缩肌纤维,可导致开口困难及吞咽疼痛。Kay认为开口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①因局部疼痛而不愿张口;
②由于炎症致使咀嚼肌组织张力增大,上颌牙尖在咬合时直接刺激磨牙后区的颞肌腱,引起反射性痉挛而致;
③由于炎症时组织水肿的机械阻力使张口受限。耿温琦认为,如果炎症向磨牙后区扩散,可侵犯颞肌腱或翼内肌前缘,引起开口困难。
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多位于升支的前内侧,在升支前下缘与牙之间形成一骨性颊沟,其前下方即为外斜嵴,有颊肌附丽。炎症常可沿此向前下方扩散,形成前颊部肿胀(以第
一、二磨牙为中心)。
扩散型冠周炎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减退、便秘,还可有白细胞及体温升高。颌下及颈上淋巴结肿大、压痛。
(一)急性冠周炎
急性冠周炎多见于青年人,年龄以20~30岁最多,发病急骤。病人的主要症状为患侧磨牙后区胀痛,疼痛为自发性跳痛或反射性疼痛,进食、吞咽活动时疼痛加重。
(1)冠周软组织:冠周龈瓣红肿、压痛,龈瓣常有咬痕或糜烂。反复急性发作的冠周炎,有时龈瓣可增生呈赘生物状。挤压龈瓣时常有食物残渣或脓性分泌物自盲袋内溢出,如冠周有脓肿形成,常存在于智齿远中颊侧之磨牙后区,此处因有较厚的磨牙后垫覆盖,且脓肿多位于骨膜下,故脓肿不易诊断。
(2)智齿阻生:牙冠部分露出,如龈瓣肿胀明显常看不到阻生牙,但从第二磨牙远中能探查到智齿牙冠。X线片有助于了解牙齿阻生情况。
(3)邻牙情况:第二磨牙受智齿冠周炎症激惹可有叩击痛。
(4)张口受限:是冠周炎的主要表现之一,因炎症波及颞肌肌腱、翼内肌和嚼肌所致。
智齿冠周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