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 谈 中 药 的 毒 性.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药的毒性
——廖烈慈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认为中药源于天然, 药性平和,因此安全无毒或不良反应很少,甚至认为中药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而盲目选用或加大剂量,此现象在临床也是司空见惯。其实,中药的毒副作用往往易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近年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中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医药工作者所认识,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势必改变。现对中药毒性进行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中药毒性的重视和客观评价,共同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前言]中药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在当今的临床工作中,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中药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既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毒与无毒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让有毒化为无毒,发挥治疗作用,是临床工作所需要的;从无毒转为有毒,不但没有治疗作用反而损害人体健康,是临床应尽量避免的。我们医药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创造条件:使有毒中药化为无毒,杜绝无毒中药转化为有毒,从而提高中药的疗效,将中药的毒副作用减少到最低。
,化有毒为无毒
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便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它具有作用迅速、功强力专、作用广泛、难以驾驭之特点。用之得当,立起沉疴;用之不当,立可杀人。因此,我们在使用毒性中药时一定要十分谨慎。毒性中药的品种1988-12-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3号发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毒性中药有27种:砒石(红石、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蟊、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支篙……
取药毒,攻病毒,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之一。一些以常用无毒中药难以奏效的怪疴顽疾,每以有毒中药为治而取效。如雄黄有毒,能攻毒杀虫,疗恶疮、蛇伤;大枫子有毒,能攻毒杀虫,治麻风、顽癣;砒石有大毒,能攻毒定喘、疗癌肿、喘哮;洋金花、天仙子有毒,能麻醉止痛,治多种疼痛等。但是,这些有毒之品极易毒害人体,有人仅据近四十年中医药临床报道统计,因使用中药而中毒致死的就有154人,其中绝大多数为有毒之品,故临床应用有毒中药疗疾,必须十分谨慎。
,不使无毒变有毒
中医习惯将中药分为有毒与无毒两大类。从总体看,无毒中药与有毒中药相比,虽有药性平和、常用治疗量幅度大、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也不是每味药都是绝对不会对人体造成毒害,故临床应用应区别对待。在这类常用所谓的无毒中药之中,一部分药物如大黄、肉桂、麻黄等,因其偏性突出,如果在不合理应用的情况下,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
它们的这些毒害,有的已被发现,有的还未被发现,虽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不会毒害人体,或出现较大的毒副反应,但超大量应用,特别是超量口服或注射时,就可能对人体造成毒害。尽管有“无毒者宜多”(《类经·卷十二》)之古训,临床应用也不能惟求速效而盲目地超量应用,否则必害无疑。如近年有人报道,一中年女子超大量煎服无毒的陈艾(6根,约重80克),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身亡。另一部分药物,如山药、浮小麦、薏苡仁等。因其药性平和,故对人体无毒害作用。这部分药物,虽可以超大量应用,但在用作内服时,也不能不顾病人的基本情况

浅 谈 中 药 的 毒 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