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②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知道号角音素和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以及休止符给以歌曲音乐的力量。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3重点难点
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指导学生唱准国歌、唱好国歌。[来源:学#科#网Z#X#X#K]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来源:学|科|网Z|X|X|K]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听听,你是否能听出熟悉的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活动2【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感受国歌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深刻含义、积极作用(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现在背景、已有基础、深刻挖掘思想含义、唱得更好(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来源:学科网ZXXK]
、节奏特点,感受乐曲中号角式音调的力量。从音乐角度上看,歌曲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力量?(1)在唱这一句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起来”的音一个比一个——?(高)
力度是越来越——?(强)
旋律往上走的,在音乐创作上叫做“上行”。(请学生在歌谱中“起来”处标上“上行”)
旋律上有些什么特点?基本上用的是哪几个音?
(结合冲锋号让学生感受到号角式音调的作用——有号召性、鼓舞性)
(2)节奏上有些什么特别?除了运用附点音符、休止符,还运用了冲锋号中使用的三连音。(请学生在歌谱中标出重点句)
作曲家就是运用了号角音素、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到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3. 归纳并板书要点:旋律:较多出现“1 3 5”,上行,乐句简短,果断有力,积极向上;节奏:弱起、附点、三连音,节奏鲜明,具有推动力;
,当出现时,用手随着旋律的上行挥动。
三、感悟国歌探求精神:
(一)民族精神这个音乐片段选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晚会《国魂》。魂是指什么?(灵魂),国魂就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精神!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音版(简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