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扎美仁村人工种草项目可研报告.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察布乡扎美仁村人工种草项目




驻扎美仁村工作队
2012年3月
扎美仁村人工种草项目
可研报告
第一、总论
牧业是牧区的支柱产业,只要牧业发达,牧区经济社会随之而发展。在有限的草场资源上如何把一定规模的牧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难题,草畜平衡是草场生态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减畜给牧业发展和运转带来很大的影响。解决牧业发展与草场资源保护的相互矛盾的主要办法是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放牧养殖逐步转向舍饲养殖,缓解天然草场的压力。只要人工种草和牲畜圈养舍饲养殖相结合起来,优化畜禽结构,提高出栏率,减少冬季牲畜存栏量,加快畜禽周转,减轻草原压力,才能既能保护天然草场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场生态系统健全,又能不影响牧业发展运转。
1、项目名称:察布乡扎美仁村人工种草项目
2、项目拟建地点:察布乡扎美仁村达果。
3、项目建设年限:本项目建设年限为一年
4、项目规模:100亩
5、项目投资估算: 万元
第二、项目区概况
扎美仁村是位于察布乡东部,离乡政府75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气候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产业结构单一、生产能力低下、居住极度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的一个行政村。扎美仁村是原玉扎乡的贫困户集中而成的,2008年达龙村和扎美仁村整合为一个行政村,现有84户,4个村民小组。84户中五保户1个,低保户5个,绝畜户10个,贫困户33个。人口346人,每人年均收入2357元左右。是一个典型的牧业大村。
立项依据
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保护的需求
牧业发展的难题是草场和水资源的匮乏和分配不匀,加之超载放牧给天然草场生态造成极大的压力和破坏,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办法是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工程,传统放牧逐步转向圈养舍饲养殖模式,优化家畜结构,引用科技手段,加快家畜运转,提高牲畜出栏、缓解草场压力。
发展经济社会和新牧区建设的需求
牧业是带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牧业的发展不仅要依赖自然资源,更需要依赖于人工和科技手段,在人工种草的基础上,把放牧养殖模式逐步转向高效、优质的圈养舍饲养殖,转变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观念,发展效益畜牧业,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致富达小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需求
在扎美仁老村委会处的大片空地是理想的人工种草基地,一方面水资源特别丰富,离基地两公里处有个一年四季不冻的泉眼,且水流量大,地形平坦。另一方面拟定的人工种草基地地形平坦,土质松软,在人民公社期间的几年里曾种植过青稞,且能青稞成熟。为此我们把泉眼的水引进种草地里,不需修建水库,修建水渠的地形也略有坡度,只需要修建2公里多的水渠。
第四、人工种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人工种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天然草地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源。因此,保护草原就是保持生产力,建设草原就是发展生产力。把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近几年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了无水草场开发但是,由于草原生态环境长期受到人为等各种破坏,草原生态平衡失调,许多草地资源正在减少和退化。因此,将人工种草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而且从深层次保护草地资源,有效地保护高寒草地的天然自然资源,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显得极其重要和迫切需要,草种基地建设,人工种植优良牧草

扎美仁村人工种草项目可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