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学论文.doc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学论文
摘要: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0年各区(县)和 2000-2014 年各城市的人口、GDP 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总量规模上,京津冀地区整体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较高,但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②在空间分布上,从地理集中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北部低、中南部高的分布特征,其中北京、天津经济地理集中度高于人口地理集中度,河北多数城市人口地理集中度高于经济地理集中度;从重心来看,京津冀地区整体的人口与经济重心都向东北方向移动,且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人口重心,2个重心偏离距离不断加大,此外各城市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最后,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增长;经济布局;协调发展;京津冀地区

1 引言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2014 年常住人口 亿,%;地区生产总值 万亿元,%.但是,目前京津冀地区内部各城市人口与经济集聚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并存在北京、天津人口规模过大、分布过密,河北各地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分布较为稀疏,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协同带动效应较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李, 2016),由此给北京、天津的资源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同时阻碍了河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整体上制约了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地区内部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是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诸多学者在全国、城市群、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下,利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人口、经济的集聚特征及其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徐建华等,2001; 徐月卿等, 2005; 王磊等, 2009; 樊杰等, 2010;钟业喜等, 2011; 周艳等, 2011; 王国霞等, 2013)。

此外,一些研究也开始关注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如邓丽君等(2010)引入基尼模型计算城市规模基尼指数和城市经济基尼指数,并求出基尼商指数来判断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集聚程度普遍高于人口集聚程度,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差异明显;郑贞等(2014)运用ArcGIS测算出,2000-2010年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向东北方向移动,人口和经济分布均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安锦等(2015)利用 2001-2012 年京津冀都市圈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匹配程度影响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有序转移。

以上研究为分析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本文综合以上研究方法,将人口属性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07-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