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编组站布置图(课件).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9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
编组站布置图
第一节编组站布置图分析

,三场横列,设一套调
车设备; 上、下通过车场位于两到发场外侧。
(一) 设备布置特点
两到发场,单线一般可按线路别使用。
(1)到发场分工

(一) 设备布置特点
两到发场双线应按方向别使用到发线。
(1)到发场分工

(一) 设备布置特点
(2)到发线进路

(一) 设备布置特点

(一) 设备布置特点
:以减少机车出入库走行距离及可能形成的交叉点。
当上、下行行车量差别不大时间,设在上行场出口处,以利于变双向系统时机车出入段。
,通过车场设于到发场外侧,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图型的客货交叉。
:将驼峰、调车场、尾部牵出线设在一根纵轴线上。这样布置可使调车设备线路顺直,调车作业径路短、阻力小、效率高。

(一) 设备布置特点

,驼峰的位置应据主要改编车流方向、以及进一步发展条件确定。
,同时考虑将来车站发展不致引起驼峰方向的根本改变。
:设于调车场尾部正线外侧。

(二)作业流程

(三)布置图分析

(1)站坪长度较短,投资省;
(2)车场较少,管理集中;
(3)通过列车的成组甩挂作业较便利。

⑴解编作业效率低
改编列车牵出和转线均须折返走行,增加调车行程,增加了解编作业时分,故解编能力较低。

(三)布置图分析

(2)车列一次牵出困难
调车场头部牵出线与到发场标高差较大(约2m),牵出线与到发场间的联络线有较大坡度和反向曲线,增加车列牵出阻力,有时需分批解体,降低驼峰解体能力。
(3)解编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到发场分上下行使用,解编作业由两侧牵出线承担,上下行车流不均衡时,牵出线作业互换性差,两台调机出现忙闲不均现象,解编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第二章编组站布置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dkd
  • 文件大小2.80 MB
  • 时间2018-07-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