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破冰》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破冰》观后感
看了纪录片《破冰》我感叹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大众观念的更新,思想的一次次解放。但是我们的祖国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转身。农村也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4760元,%,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差距仍在扩大,2008年收入差距达到了11020元。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日益凸显。
    30年改革开放,我们解决了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应该说现在我们农民总体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方向努力。但是我们要看到,现在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仅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在这种状态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30年前的农村改革,以“包产到户”开始,创造了当代农民伟大的传奇。但随着粮食产量到了阶段性的顶峰,农民继续向土地要收入,变得越来越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逐渐显现。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大地,涌现了一批批乡镇企业直接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贡献了我国GDP增长的近三分之一。然而,由于东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它们有限的容纳能力,不能完全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民人口占我们国家人口总量的大半,所以如果农民不走向小康,我们不可能谈到我们国家走向小康。农民增收了就能成为我们国家工业品最大的市场,工业品有了市场,城里人就有了就业,农民贫穷还是富裕,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不断采取措施,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到“少取、多予、放活”,再到免税补贴、建设新农村,国家财政每年把数以千亿的资金注入“三农”。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我国的工与农、城与乡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
村村通工程、改水改厕工程、户用沼气、农村电网的建设,使农村的“硬件”环境焕然一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2、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推广应用,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坚持教育强国的方针,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水平
4、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结构调整,倾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
5、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调动我们大众的生产积极性,我们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
————观纪录片《破冰》有感
《破冰》讲述了1978年至今,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一步步突破。从代表团出国考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中美建交,到经济特区的提出和建设,从邓小平两次南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每一次的转折点,都是中国

《破冰》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