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第四场·智斗)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如今,汪曾祺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备受众多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剧作家沙叶新评价他的作品是“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可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京剧知识简介
中国的国粹, 形成于北京,流布于全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以丰富的剧目、优美的唱腔念白、精湛的武打技巧、神奇的脸谱艺术、美妙的化妆、流光溢彩的戏装头饰和夸张的舞台艺术形象,深受广大群众及国际友人的喜爱。
神奇的脸谱艺术
美妙的化妆
流光溢彩的戏装头饰
美妙的化妆
流光溢彩的戏装头饰
夸张的舞台艺术形象
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
广义地讲,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
狭义地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创作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新京剧就是现代京剧。
课文《沙家浜》属于现代京剧。
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带,留下18个伤病员。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个伤病员,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镇养伤。他们和当地群众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结下鱼水之情。日寇疯狂扫荡,反动武装忠义救国军的头子胡传魁、刁德一秉承日寇大佐黑田旨意,千方百计企图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郭建光对地方党政干部作了反扫荡的布置后,率领伤病员暂时隐蔽在芦苇荡里。在消息隔绝、粮缺药尽的艰苦环境中,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分析敌情,排除万难,力争主动,坚持待命,像暴风雨中的青松一样挺然屹立。沙家浜镇的党支部书记阿庆嫂以开茶馆为名,实际上是党的地下联络员,当初胡传魁刚出道时,遇日本皇军追杀,幸得阿庆嫂救他一命。如今,阿庆嫂利用胡传魁、刁德一之间的矛盾,机智地与他们进行了斗争,并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协助下冲破险阻,终于使18个伤病员安全转移。新四军伤病员安全脱险后,胡一刁当着阿庆嫂的面拷问沙奶奶和革命群众,企图破坏沙家浜的党组织。阿庆嫂和沙奶奶互相掩护,沙奶奶痛斥敌人,阿庆嫂乘机了解敌军司令部虚实。新四军某部主力回兵东进。郭建光率领痊愈归队的战士们,配合大部队的行动,组成突击排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日寇黑田和汉奸胡传魁、刁德一。沙家浜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
课文分析:
1、分角色朗读,熟悉剧情,感受人物形象。
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
2、分析:
三个主要人物各是怎样的性格?用一个字概括。
沙家浜《智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