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蒹葭 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经蒹葭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风格。
2、理解《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形式在诗中的运用。
3、积累两诗涉及到的文言知识: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议;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1、理解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能够顺畅记诵、翻译。
2、培养学生研究发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课文
请同学朗诵由《蒹葭》改编的现代诗歌
秋水,伊人。
无数次地寻觅之后,是否会有无数个遗憾?
遗憾,总是在你离去时浮出水面,而相思,却永久地沉在了水底······
赤足的女子,深秋的寒气可曾侵蚀到你娇嫩的肌肤?
踏过河岸,你看到了什么?
村庄、炊烟,还是阡陌······
只有白雾,蒹葭的背后还是蒹葭。
你看见了露珠,那些叶片上晶莹的眼泪,随风吹落,任风激扬。
我读到了你寂寞中的美丽,
读到了你暗生的白发,
你的悲伤,你的喜悦。
浅浅淡淡,真真切切。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
是梦······
《蒹葭》被誉为“诗三百”中最优美的诗篇之一,它以丰富的内涵和美感打动了千百年无数的读者。秋水蒹葭,千古绝唱,一直吟唱至今。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感受一下这首《蒹葭》的醇厚韵味。
二、简介《诗经》
(PPT)
三、字词正音
(PPT)
四、请同学朗诵全诗
五、分析全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同学们的朗读颇具感染力,下面就请大家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能够把它读得这么美呢?(小组讨论)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朗读时十分投入,也因为诗歌独特的形式。
1、韵脚
苍、霜、方、长、央
萋、晞、湄、跻、坻
采、已、涘、右、沚
2、叠词
苍苍、萋萋、采采
还有“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点。
3、诗人用了不同的字眼,对景物的形态和变化,反复进行了描绘(赋)
六、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
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4、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七、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诗人追寻伊人的道路一帆风顺吗?从诗中的哪些诗句能看出?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通过反复的吟唱来突出道路的艰难险阻
2、诗人苦苦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

蒹葭 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