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国际资源利用及合作开发、大型矿业企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主动适应国家经济资源的战略调整及国际矿产资源战略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观的资源勘探、研究、开发、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培养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和知识扎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开放意识,能够服务于地质勘查单位、矿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等生产第一线,能够熟练掌握地质工程理论、技术方法,从事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行政管理工作的生产第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该专业学生由学校和生产单位共同培养,侧重加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地质等方面的信息和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预测、勘查、评价,具备计算机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熟悉与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评估、资源储量计算与核实、矿山土地复垦、地质工程施工等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法律法规。
三、主干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主要课程和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课程:基础地质学、结晶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GIS原理及在地学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基础、矿床矿相学、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矿产勘查学、遥感地质学、矿产资源经济学等。
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地形测量实习、地质填图与区域地质测量实习、矿产勘查学课程设计、生产与矿床勘查实习、毕业实习。
五、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学分要求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毕业要求达到的最低学分为210 学分。
其中:,(公共选修课10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57学分、课外活动学分4学分。
学年学分要求(不包括公共选修课、军事训练):
第一学年::59学分
第三学年:47学分第四学年:
专业主要课程、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为107学分。
七、学时统计与分配情况
必修课
选修课
集中实践(周)
47
学时
占总学时%
学时
占总学时%
课程计划总学时
2480
学生应修读课程学时
2376
2088
176
课程实践学时
512
占总学时%
公共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学时
占总学时%
学时
占总学时%
学时
占总学时%
752
960
376
课程教学学期周学时分配
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必修课
27
28
28
24
18
13
4
选修课
0
0
0
0
0
6
6
注:公共选修课未计入
八、外语教学、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计划
桂林理工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