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教材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综合探究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郭嵩焘
一、沉睡迷梦
1、西学东渐的含义:
2、从以往“西学东渐”看当时传播西方文明的特点:
天圆地方
“西学东渐”
坤舆万国全图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与以往的“西学东渐”相比,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材料二:对于英使要求改善贸易关系一事,乾隆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思考: “外夷”指的是什么国家,以“外夷”称对方,说明了什么?
说明清朝夜郎自大、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先进于西方
资料三: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他们视西方为未开化的“夷狄”,认为中国文化远高于西方文化。
资料四:明末清初的士大夫普遍认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学术源于中国。

想一想:1、两则材料相比,对待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会有什么影响?
2、与以往“西学东渐”比,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怎样进入中国的?
1影响:清初统治者和士大夫普遍视西方为“夷狄”,坚持“华夷之辩”,主张中西文化有别,中国文化高于西方文化。这种观念不利于引进西方文化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西学中源说”则具有双方面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一些士大夫认为,既然“西学”源于“中学”,那么,学习西学就是就是“中学的回归”,找回中华文化固有的传统,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阻力会减小。从消极方面说,一些士大夫认为,既然“西学”源于“中学”,那么,从中国的固有文化也能发展出新的文化,自然也就没有学习西学的必要。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阻力会增大。
2与以往“西学东渐”比,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不是通过知识分子和平传播到中国的,而是伴随着武力进入中国的。
比较中国人对待洋人、洋物在态度上有何不同?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闭目塞听、夜郎自大,视西方事物为奇技淫巧
开始接受西方事物,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
③鸦片战争——惊醒志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归纳这一态度转变的原因:
二、梦之惊醒
西学东渐
同样都是西学东渐,两者进入中国的方式是否一致?
文明——伴随武力进入

新教材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26 MB
  • 时间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