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戏台上岁月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戏台上岁月长
周末,剑南镇古戏台前方的院坝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式藤椅。藤椅是两家茶铺提供的,它们分别位于古戏台的左右两边,可谓占尽地利。对于戏迷来说,这当然是件好事,毕竟站着或者蹲着看戏的滋味儿可不好受。现在唱戏都配有麦克风,演员一开嗓子,那些抑扬顿挫的唱腔就从音响里流淌出来,在院坝里回荡,因此有些戏迷干脆就坐在了古戏台斜对面的关帝庙正殿的台阶上,照样听得如痴如醉。
这段时间,古戏台上要演十场折子戏,我比较熟悉的有《定军山》《三娘教子》和《铡美案》。这些折子戏,只要看见戏名,大致就知道是些什么内容了。唱川戏的都是一些票友,他们平日就在茶馆里唱戏,只不过没有开脸着戏服,俗称摆围鼓(川剧座唱),但唱念做打丝毫不马虎。每逢下午摆围鼓,戏迷们都会慕名而来,将茶馆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跟着演员哼着熟悉的唱词,似乎自己也完成了一段时空穿越。戏迷们的喝彩叫好声,让演员们唱得更加带劲儿。久而久之,演员们的川戏唱得更好了,戏迷也过足了戏瘾。只可惜,唱戏的和听戏的都年龄偏大。如何培养年轻演员和吸引年轻戏迷,这关系到川戏的生死存亡,值得有关人士深思。
古戏台上铿锵锣鼓一响,演员们就开始粉墨登场,戏迷们的眼睛都齐刷刷地盯着台上演员的举手投足,嘴里念念有词,似乎自己也是个角儿。一个矮胖的老人边吸叶子烟边说:“什么是舞台艺术?就这两把刷子也敢出来挣钱!
”附近的戏迷都转过来看他,老人继续说道:“唱戏假不得,千百双眼睛盯着你,稍有瑕疵,就是糟蹋川戏。”大家点头称是,戏迷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只要古戏台上唱川戏,十里八乡的戏迷们都会闻风而动,互相转告。这可跟在家里看戏曲碟片不一样,毕竟演员就在戏台上表演,与观众的距离不过咫尺之遥。看到精彩处,还可叫声好!关键是看戏的戏迷多,大家还可以互相交流,寻找知音。
川戏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数百年来丰富着蜀地百姓的生活。那些关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在舞台上轮番上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蜀人的生活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不就达成了文化“以

古戏台上岁月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