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提倡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学;教育
中国分类号:B84
现代心理学倡导的“积极”并不是一种充满希望的良好祝愿,也不是光说好话的自我欺骗,更主要的是寻找并研究社会或社会成员中存在的各种积极力量,这种力量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力量进行扩大和培育。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要有意识地为全体社会成员寻找和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成员的积极力量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并进而培养全体社会成员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
心理学研究人的积极并不是部分人的一时之念,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一是人固有的积极本性,二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两点在后文中有具体阐述,当这两方面结合到一起后,积极心理学就应运而生了。
与积极心理学相对应的则是“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的心理问题上,侧重于研究一些外在刺激带给人的消极影响及其消除方法,把人看作是一种的只会对外界强化刺激作出被动反应的动物,认为只有当你指出并纠正了他的缺点和问题,他才会作出相应的反应,积极心理学把这种心理学模式称为“病理式”心理学,也叫消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过分强调自己的矫正功能,习惯于从问题入手开展工作,这种研究范式使许多心理学家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帮助他人得到改变并生活幸福,但却不知道如何对待良好条件下的社会成员。
2.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从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柱”,即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组织系统为三个支柱,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并且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个中心:幸福感
幸福感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中心地位,是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主题。幸福感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沿着人口统计学的维度对不同人群幸福感描述和比较;第二阶段幸福感研究开始探索并建构幸福感理论框架;第三阶段侧重于完善和发展幸福感的测量方法以更深入理解幸福感复杂、多样化心理过程。最近新的趋势是走向纵向设计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幸福感干预实验研究。而幸福感研究内容也形成新的格局,形成了以主观幸福感研究为首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文的研究主要依据主观幸福感。
支柱一: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之一的是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它包括对过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对现在的愉悦、对未来富有建设性的认知。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了满足、满意、骄傲、安宁、成就感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了高兴、幸福、福乐和身体愉悦等方面;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了乐观、充满信心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支柱二: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支柱之二是积极的人格,这项研究是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