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普化镇中心学校任萍珍
【教学内容】北师大出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理解观察点、观察角度、观察范围三者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平面图,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鹊楼》,指名朗读。师: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登山临水时的感受呢?谁能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揭示登高望远的道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
1、课件出示情景一:小猴爬树
(1)师边出示情境图边说: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又大又甜的桃子落了一地,不远处的小猴闻到果香便跑了过来,可是却被眼前的一堵墙挡住了视线,小猴子怎么才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呢?
师:看,小猴子爬到了点A的位置,它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 师指着墙角下一点:这个位置小猴在点A处能看到吗?为什么?
生: 看不到,因为它的视线被墙遮挡住了。
师:它到底能够看到多大的范围呢?我们在图上又该如何表示?(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
师边示范画图边介绍新名词:观察点、阻碍点、盲区、观察区的含义,并强调:AA’这条线表示人的视线,是一条虚拟的线,而人的视线又是直的,因此在画图时一定要画成直的虚线。
师追问: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点,会发生什么呢?
生:会看到更多的桃子。
师:是吗? 你能通过画图的方式来验证你的想法吗?
师:如果小猴子爬到了C点,你还能找到他的观察范围吗?请你在作业纸上动手画一画。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作品展示评价,注重错例解析。
师:纵观三次观察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
师小结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二)探究“观察范围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1、课件出示情景二:变化的楼房
师提问: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客车行驶到位置1时,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如何确定呢?
学生小组内议一议,找出观察点和阻碍点,再独立动手画一画。2、师:接下来客车继续向前行驶,司机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会如何变化呢?
生:逐渐缩小。
(1)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
(2)现在请同学们通过画图来验证一下吧!学生独立画图,展示汇报。
(3)师:汽车位置在变化,说明什么在变化?是观察点还是阻碍点?
生:观察点在变化。
师问:结合以上汽车行驶过程中观察范围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4)师总结板书: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用

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