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考古诗词鉴赏新题型训练
(一)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罗隐,晚唐诗人,他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
( )( )
,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B.“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先抑后扬,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
?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
,于人于己都是一番深省之言。
,赏析“蜂”的形象。
(二)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⑴暄(xuān)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⑵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疏影,指梅枝的形态。⑶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黄昏:指月色朦胧,与上句“清浅”相对应,有双关义。⑷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偷眼:偷偷地窥看。⑸合:应该。断魂:形容神往,犹指销魂。⑹狎(xiá):玩赏,亲近。⑺檀(tán)板:这里泛指乐器。金樽(zūn):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 )( )
A.“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一个“独”字、一个“尽”字,充分表现了梅花独特的生活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
B.“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日光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实写“霜禽”“粉蝶”对梅花的喜爱,衬托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
,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
“众芳摇落独暄妍”中的“独”字。
(三)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⑴鹧鸪天:词牌名。⑵“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⑶“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 )( )
A.“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是说桂花性格柔弱。
B.“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认为浅碧、深红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是无须添加的,浓郁的
长沙中考诗词鉴赏新题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