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企业物流系统规划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物流系统规划所涉及的目的、意义、原则、方式方法,不同生产企业类型物流需求及物流供给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企业物流系统规划
学习任务
学习掌握企业物流与设计的内容、重点、流程,现代生产企业的物流特征,生产流水线的物流要求、生产车间的总体物流管理目标以及原则等,车间的物流布置系统规划、搬运设备规划、企业的物流网络等。
案例导入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于1991年2月6日成立。公司位于中方米,总投资234亿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一汽-大众发展至今,已经拥有长春、成都两个整车生产基地,建有轿车一厂、轿车二厂、轿车三厂和发动机传动器厂。
案例导入
从1991年生产第一批捷达轿车至今,一汽-,。一汽-大众累计向国家上缴的税金达到845亿元人民币。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目前仅捷达车就有七八十个品种、十七八种颜色,而每辆车都有2000多种零部件需要外购。据来自全会最新统计,2009年6月份国内各大厂家销量均创新高,,创造了国内轿车市场史上最高销售纪录,同时还以超过32万辆的终端销量,同比21%的增长,力夺2009年上半年销量冠军。与这些令人心跳的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零部件居然基本处于"零库存"状态,而制造这一巨大反差的就是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物流控制系统。
我们走进一个标有"整车捷达入口处"牌子的房子,只见在上千平方米的房间内零零星星地摆着几箱汽车玻璃和小零件,四五个工作人员在有条不紊地用电动叉车往整车车间送零件。在入口处旁边的一个小亭子里,一位员工正坐在电脑前用扫描枪扫描着一张张纸单上的条形码--他正在把订货单发往供货厂。这时,一辆满载着保险杠的货车开了进来,两个工作人员见状立即开着叉车跟了上去。几分钟后,这批保险杠就被陆续送进了车间。据保管员讲,一汽大众的零部件的送货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电子看板,即公司每月把生产信息用扫描的方式通过电脑网络传递送到各供货厂,对方根据这一信息安排自己的生产,然后公司按照生产情况发出供货信息,对方则马上用自备车辆将零部件送到公司各车间的入口处,再由入口处分配到车间的工位上。刚才看到的保险杠就采取这种形式。第二种叫作"准时化(Just in time)",即公司按过车顺序把配货单传送到供货厂,对方也按顺序装货直接把零部件送到工位上,从而取消了中间仓库环节。
第三种是批量进货,供货厂每月对于那些不影响大局又没有变化的小零部件分批量地送一到两次。他说,过去这是整车车间的仓库,当时库里堆放着大量的零部件,货架之间只有供叉车勉强往来的过道,大货车根本开不进来。不仅每天上架、下架、维护、倒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储存、运送过程中总要造成一定的货损货差。现在每天平均两个小时要一次货,零部件放在这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天。订货、生产零件、运送、组装等全过程都处于小批量、多批次的有序流动当中。
案例导入
在生产初期,捷达车的品种比较单一,颜色也只有蓝、白、红三种。公司的生产全靠大量的库存来保证。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97年,"物流"的概念进入了公司决策层。考虑到应用德方的系统不仅要一次性投入1500万美元,每年的咨询和维护费用也需要数百万美元,中方决定自己组织技术人员和外国专家进行物流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案例导入
1998年年初,公司开发的物流控制系统获得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如今,这用了不足300万元人民币的系统已经受住了十几万辆车的考验。在整车车间,我们能看到生产线上每辆车的车身上都贴着一张生产指令表,零部件的种类及装车顺序一目了然。计划部门按装车顺序通过电脑网络向各供货厂下计划,供货厂按照顺序生产、装货、生产线上的工人按顺序组装,一伸手拿到的零部件保证就是他正在操作的车上的。物流管理就这样使原本复杂的生产变成了简单而高效的“傻子工程”。
(物流系统规划)第五章企业物流系统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