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摘要: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要追求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必须进一步拓宽家园合作的渠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本文对家园合作的实现方法从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策略,对促进幼儿的全面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键词:家园合作;沟通;教育资源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13-01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像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重要作品。的确如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全面性、针对性与全程性的特点,其影响伴随孩子终生。然而大多孩子也是父母的第一位"学生",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无经验可循,甚至在很多育儿的观点上存在盲区、误区。因此,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与家长保持联系,关注并有效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我吗不可推卸的责任。 ,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必须是经常地、具体的,由家长委员会、家庭和幼儿园协助委员会等专门的组织机构。它们向各个家庭普及教育学知识,随时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吸引家长自觉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同时,家园合作对于家长和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另外,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也使得双方从对方那里学到一些教育以外的人生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提高对儿童教育的认识,认识到孩子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也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对象局限在孩子身上,而应该把教育对象扩展到孩子家长乃至其他社区成员,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使用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机会,使社区教育以幼儿园为中心来开展。其实,陈鹤琴先生早在1927年说过:"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20世纪后半叶,教育机构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开始寻求来自社会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其中,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鉴于家庭、社区在儿童教育组的作用,我们应该挑选和培植家庭与社区联合这种最积极的形式。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包括常规的与非常规的手段,都应该用来发展基础的教育。 ,达成教育观念上的统一 、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园有效沟通。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的形式,原来的家长会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现在我们该用了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其目的就是想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召开学期家长会之前,教师提前向家长们做一份问卷调查表,
浅谈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