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会昌县洞头乡洞头畲族村五年发展规划.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昌县洞头乡洞头畲族村五年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洞头乡洞头畲族村五年发展规划小组
二00五年九月十日
一、洞头畲族村的基本概况
洞头畲族村是会昌县东南部最边远的山乡小村。地处武夷山脉南端,是洞头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19个自然村庄,14个村民小组,320户人家,总人口1327人,其中男性人口696人,女性631人,总人口中95%以上是少数民族人口(蓝氏畲族)。全村劳动力639人,高中文化48人,初中文化208人,小学文化305人,脱盲112人。我村平均海拔高度550米,自然条件恶劣,山高水冷,霜雪灾害较严重,无霜期仅有130—140天。,耕地面积992亩,,山地面积29808亩,。有毛竹林面积2000亩,苦竹1200亩,松杉地5961亩,其余均为杂灌木材地,基本上是坡度40度以上的高山深坑,沟壑纵横,除天然小山竹、杂灌木外,开发利用率低。
洞头畲族村地形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条带状,东西流向有一条小溪,把全村分为南北两片,南面是乡政府机关驻地,圩镇、村委会及10个自然村庄,交通条件稍好,北面有初中及9个自然村庄,还有4个自然村庄不通公路。全村14个村民小组中,近三年有二个村小组已通路。村民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粮食生产及部分打工收入。由于海拔高,积温低,大部分耕地属于中低产田,基本上仅种一季稻为主,经济作物较少,产业结构单一。交通、水利、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村民文化、科技、信息等较为落后,至目前为止,全村总共才考取4名大学本科生,全村320
户农户中社会保障户13户41人,贫困户10户49人,低收入户56户213人,一般农户237户1014人,人均收入1103元。
二、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坚持“项目到地,措施到户”的原则,以开发式扶贫方针为主线,充分尊重贫困群体的脱贫需求和意愿,做到“扶真贫”和“真扶贫”。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致富积极性,苦干实干,分期分批地解决问题,逐户、逐组落实措施,早日实现全村脱贫致富。
(二)具体目标
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着重产业开发,围绕“猪、烟竹”三大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形成规模、建立支柱产业、建立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促进畲民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实现全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我村2006—2010年基础设施及产业开发规划如下:
1、基础设施
(1)改善交通状况。架建洞头移民新村桥梁,修通村内罗丁坝至双合坵公路,改造坊斜林场及樟脑山毛竹林基地公路共11公里。改造洞头至河头紫金山出村跨省(福建武平东留乡)公路8公里。
(2)改善粮田灌溉条件。修建山口灌溉水陂1座、水圳300米、建渡槽1个。
(3)改善卫生医疗条件。建村卫生医疗点一个,以及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建房5间,配置基本设施。
(4)改善贸易条件。扩建农民街500米,兴建集贸市场1个。
2、开发性项目
(1)种植业项目。种植烤烟达500亩,新植毛竹500亩,改造毛竹林2200亩,新种植苦竹1200亩,改造苦竹林1800亩。
(2)养殖业项目。养二元良种母猪、三元肉猪、养肉羊、狮头鹅。
(

会昌县洞头乡洞头畲族村五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