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学设计·数学科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教材中创设了“调查‘生活垃圾’”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的讨论:(1)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的生活垃圾?教材中呈现了两种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一是先算出4周有多少天,再求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二是先算出每周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再算出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突出“结合问题情境的描述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运算顺序”,突出学生的数学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教材中通过给出分步计算和综合计算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即无论是分步计算还是综合计算,都是要先求出小区周一到周五这五天中,平时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再与周末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果。让学生不仅用到小数除法,还用到小数加法和乘法,特别是小括号的综合性知识,充分体会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用的是以前的知识,所以要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但由于我班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会有不同的发展,会使一部分学生计算时会脱离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进行,所以,直接列综合算式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要让他们先了解分步算式中每一步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出综合算式,再正确进行运算。又理解问题时缺乏数量知识之间的联系,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设计理念
通过巧设“调查生活垃圾”情境,激发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意识,然后让学生根据具体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从而引出新课。通过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初步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自主计算,总结出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四: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以两步为主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综合算式。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发展综合问题的能力,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中的相关规律。
五: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六: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七:教具准备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方法
创设有效情境,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入新,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师生积极互动,适当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以旧引新,把“迁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十: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口算
÷3 8.
调查生活垃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