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生学习方法》的几点体会
六松侨爱学校周学林
应时代的要求、教学的需要,近日拜读了魏书生的《魏书生学习方法》。通过对《魏书生学习方法》的学习,引发我强烈的反思,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事前准备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这句话说来简单,任何人都知道不打无准备之仗。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在班级管理中,很多工作缺乏系统思考,缺乏周密计划,工作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漏洞百出。我们看看魏老师是怎样做的:有一次,魏老师的班接到清运大坝泥土的任务,魏老师没有马上行动,而是与学生商量准备怎样的工具最合适,每次每人能搬多重,每趟来回需多长时间,每人共需搬多少趟,总共需多长时间。把这些与学生一一说清楚,再行动。学生来到大坝上,任务具体,目标明确,埋头做事,一趟趟的人流很快吸引了大家。不到一个小时,完成全部任务。参加搬运的其他单位都很佩服,这些学生来得晚,但做得快、做得好。魏老师带领全班清运辽河大坝泥土的事印证了周密计划与工作高效的因果关系。我也深有感触,这学期举行的年段诵读评比活动。年级七个班的语文教师须在早读20分钟内完成七个班的检查评分工作。时间紧,如安排不紧凑,会影响第一节课。为此,除了要求评委8:05准时到达第一个检查班级外,我提前专门将每个评委的评分表按班序装订,评委们人手一份,这样评委到下一间教室就可直接开始,减少中间发评分表的环节,使得年级诵读评比顺利完成。可能这件事不能说明什么,我想魏老师给我两点启示,一是做事宁慢勿快,慢并不是懈怠、拖拉,而是事前思考到位,二是落实工作不当传声筒。每一项工作,只有在做前考虑周密,功课做足,让实施者明确要求,才能做到事后不出问题,高效完成。
二、层层下放权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魏老师民主与科学的班级管理艺术值得每位班主任细细品味。班级管理者,怎样与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魏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是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其次是与学生建立互助关系,最后是千方百计发展学生人性、个性。为学生服务并不是包办代替,也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性格,站在学生角度,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与学生建立互助关系最重要的是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是你的助手,同样,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这样学生在一个充满尊重与信任的集体中,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自然形成人人为集体、民主、自动化运转的班级管理格局。在班级管理中魏老师遵循这样的原则,班级中的大小事务都分头承包给学生,层层下放权力,人人有负责的空间。学生在承担事务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增加了责任心,提高了自信心。班级充满生机、活力。班主任也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可以毫无牵挂地外出教研学习,可以抽身出来观察与思考,不用再扮演班规、班法的角色。不用再将权力牢牢攥在手中,班主任来了,学生都乖乖的,班主任不在,学生松了劲,露了形。班主任每天的任务成了管学生,监督学生,根本无暇做其他事。遇到重大活动,老师分了心,学生就散了架。班级管理完全取决于班主任在与不在了。回想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也有“大权”在握的做法,每天陷于班务中。班带得还不错,但属于典型的高付低效型班主任。再看看现在的班主任,也不乏像我这样的。老师们都怕当班主任,主要是当班主任当得太累,当得捆住了手脚。魏老师这个班主任之所以干得轻松、快乐、高效,最关键的是魏老师把班主任干成智力型的工作,经常琢磨怎样调
读《魏书生学习方法》的几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