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GBZ 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GBT3787-2006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含表格)
GBT3787-2006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使用
4. 检查、维修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具的分类
附录B(规范性附录)工具安全检查记录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工具的管理必须包括:
a)检查工具是否具有国家强制认证标志、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b )监督、检查工具的使用和维修;
c)对工具的使用、保管、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
d)工具必须存放在干燥、无有害气体或腐蚀性物质的场所;
e)使用单位(部门)必须建立工具使用、检查和维修的技术档案。
按照本标准和工具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实际使用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的本标准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的安全技术标准。本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的安全技术本标准按GB/-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增加了本前言。本标准保留了GB3787-1993的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扬顺、宋志明、陆勤、朱叶锋。本标准首次制定于1983年,1993年第一次修订。
工具在使用前,操作者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使用时,操作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在一般作业场所,应使用Ⅱ类土具;若使用I类工具时,还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
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应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
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在湿热、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

Ⅰ类工具电源线中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线(PE) 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当电源离工具操作点距离较远而电源线长度不够时,应采用藕合器进行联接。
工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
工具的插头、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头、插座中的保护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只能单独连接保护接地线(PE)。严禁在插头、插座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保管人员必须进行一次日常检查;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进行日常检查。
工具的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
a)是否有产品认证标志及定期检查合格标志;
b)外壳、手柄有否裂缝或破损;
c)保护接地线((PE)联接是否完好无损;
d)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
e)电源插头是否完整无损;
f)电源开

GBZ 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318 KB
  • 时间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