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学创新发展
——秭归一中省级示范学校复评自评报告
2015年9月
目录
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第二部分主要做法与业绩
一、办学方向:内化理念,关注学生成长
二、办学条件:政府支持,办学环境优越
(一)政府大力投入,促进学校发展。
(二)打造平安美丽校园,营造良好环境。
(三)加强财物管理,收费规范公开。
三、队伍建设:规矩引路,学习提升
(一)加强干部队伍的执行能力
(二)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三)全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学校管理:规范务实彰显特色
(一)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德育品牌:大行德广,共同成长。
(二)教学过程管理科学务实
(三)教研氛围浓厚
(四)用新理念、新标准引领课堂教学改革
五、示范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考核优秀
(一)课程开设开拓创新
1、国家规定课程严格规范
2、学校校本课程形成特色
3、体艺学科活动及社团活动丰富
(二)走微型课题道路,切实做好课题研究。
(三)学校与秭归县磨坪中学结成帮扶学校。
(四)务实、创新教育结硕果。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规范办学创新发展
——秭归一中省级示范学校复评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秭归县第一中学现有教职工211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7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学科带头人9人,县级骨干教师42人。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53人。
2015年9月,学校对照《评估方案》和《湖北省示范高中督导评估指标》进行了事实求是的自我评估。自评得分为:A1办学方向,10分;A2办学条件,29分;A3队伍建设,10分;A4学校管理,20分;A5示范引领,29分;综合得分98 分。学校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借督导复评之风,革故鼎新,致力于内涵发展,在提升办学品位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发挥了省级示范高中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鉴于此,我们希望学校的“省级示范高中”称号能够予以保留。
第二部分主要做法与业绩
秭归一中在2014年5月收到确认2013年度经复核认定的省级示范高中名单的通报后,校领导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以此为契机,再度就办学重大问题进行深层次审视,进一步明确科学、规范、民主的办学原则,全方位打造秭归一中新形象。
一、办学方向:内化理念,关注学生成长
秭归一中是1984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认为全省首批办好的113所重点高中之一,让在我校就读的学生更多地进入优质大学深造,是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的共识。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我们经历了从全力抓高考升学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即单一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抓高考,盯着升学指标是功利思想,提高分数是纯技术行为,正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资深教授顾明远所说,正是重功利、重技术的思想在学校盛行,“已严重污染了中国教育生态”。只有扭转功利与技术趋于极端的现状,向非高考的人文要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出“只出分数,不出人才”的迷局,我们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幸福着想,也为学生眼下的快乐着想;我们不能培养只会考试的机器,我们要培养有能力、能担当的人才。
近两年我们在深入理解学校“传承屈原文化培育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之后,围绕《秭归一中十二五规划》,通过学校年度计划和处组力量强力推行“231”工程,着力打造“六大校园”,使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思想得到了落实。
“231工程即“双节三推一开放”:用文化引领活动、让活动形成文化,每年春秋两季办好屈原文化节和体育艺术科技节,为“传承屈原文化,培育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提供充实的物质载体;学校重点工作三个强力推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学生民主自治管理、推进后勤管理精细化;把每年的十二月份定为“对外开放月”,届时欢迎社会各方面人士随时视察学校的办学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家校委员会。以此为标杆,学校高标准规范办学行为;以此为平台,让学校展示自己,让社会监督学校。全面打造安全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卓越绩效管理校园。
二、办学条件:政府支持,办学环境优越
(一)政府大力投入,促进学校发展。
2013年底,学校生物实验室、学生阅览室、微机室装备升级到位后,学校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学生住宿、生活条件。
2014年至2015年,政府先后投入1300万元,支持学校发展。其中学校配电增容升级50万元,学生食堂改造150万元,男生寝室改造185万元,学生寝室安装空调50万元,学生教室、寝室热水、直饮水工程190万元。目前,在建的教学楼扩建工程投资800万元,为学校实行走班制、大力加强社团活动创设条件。
县财政及时足额拨付教师工资,教师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得到落实
秭归一中 规范办学 创新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