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欣赏
战国时期完璧归赵的故事简洁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上等玉器的珍视程度,“价值连城“就是这么来的。当时的习俗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可见玉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甚至把德比于玉,孔子比附的玉德就有十一项之多,仁、义、礼、知、信、乐、忠、天、地、德、道。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制作时期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材质地坚韧,具有美丽的色彩与光泽,让人看了感觉到愉悦,便将其珍重地区别开来,用以制作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他们将这类石才称做“玉”。
一、玉的概念
二、玉的种类
软玉(白玉、清玉、碧玉、黄玉等)
三、我国古代的玉器制作工艺
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玉、刻款等
硬玉(翡翠)
四、中国玉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璧——礼天
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推上第一个高峰时期。
玉琮——祀地
兽面纹玉琮上的神徽图象
新石器时代晚期
良渚文化的大型玉璧和高矮不同的多节玉琮,标志着治玉工艺和石器工艺开始分离。
玉钺——代表最高杀伐权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