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文本(2006-2020年)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旅游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
包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文本(2006-2020年)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旅游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
20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旅游发展背景与现状问题诊断…………………………2
第三章旅游产业发展战略…………………………………………3
第四章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8
第五章旅游产品空间开发布局………………………………11
第六章旅游商品开发规划………………………………………18
第七章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划…………………………………19
第八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21
第九章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25
第十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29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30
第十二章附则………………………………………………………31
附图一: 包头市交通区位图
附图二: 包头市旅游开发现状图
附图三: 包头市旅游发展空间结构规划图
附图四: 包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图
附图五: 包头市旅游线路规划图
附图六: 包头市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图
附图七: 包头市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
附图八: 包头市旅游交通规划图
附图九: 包头市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实现包头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适应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特编制《包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包头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包头市所辖各旗县区制定相关规划、计划的依据。
第2条规划范围为包头市所辖行政区域,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和高新区4个区,白云鄂博矿区、石拐矿区2个矿区,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和九原区4个农牧业旗县区,总面积27691平方公里。人口240万, 居住着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等43个民族。
第3条本规划分为三个时段:
(一)近期:2006-2010年,重点开发阶段。
(二)中期:2011-2015年,高速发展阶段。
(三)远期:2016-2020年,稳定发展阶段。
第4条规划的指导思想:以旅游三大效益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来规划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充分发挥包头市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形成中心组团结构。以创新为灵魂,规划旅游产品谱系与规模,构建合理的包头特色旅游发展模式,明晰包头市旅游产业的战略规划和分期发展规划。
第5条规划编制遵循跨区域合作、以旅游产品为核心、以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等原则,坚持功能区划与旅游开发、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增加就业和旅游扶贫相结合原则。
第6条本规划编制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相关旅游产业政策,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包头市土地利用规划等。
第二章旅游发展背景与现状问题诊断
第7条经过多年发展,包头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管理逐步完善,旅游市场的整顿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旅游环境逐步改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点)实行了动态、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第8条一是旅游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体制不活、专业化程度低、网络薄弱,缺乏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市场的洞察力;二是旅游产品单一,投融资观念与机制不活。旅游资源丰富但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不够鲜明,缺乏上档次够品位的精品。最具主打品牌的城市旅游和工业旅游尚未全面开展,草原风光旅游内容单一,形式简单,且常年不变,缺少娱乐性和参与性,难以形成持久的旅游吸引力。缺乏品位高、参与性、娱乐性、吸引力强、具有垄断意义的旅游产品。旅游设施也比较陈旧,服务质量和形象落后,区域需求规模小,旅游投入不足;三是旅游规划工作滞后。在旅游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旗、县、区专门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不够完善以及经费紧张等原因,多数的旗、县、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工作尚未开展,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仍处于无据可依的无序状态。旅游规划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四是宣传缺乏力度。由于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的短缺,使得旅游形象宣传缺乏大的动作,甚至难以保证常规的宣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第9条包头市旅游资源丰富,五
最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包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