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陶艺校本课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陶艺校本课程
香江路第一小学编写人:崔玉倩
1、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与原则
小学陶艺课是以彩泥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塑造的工艺课,是一种体现美术教学新理念,给学生提供休闲创造的艺术教学活动。以艺术性、科学性、文化性、休闲性等融为一体并赋予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教学基础。因此陶艺课程的目标是:
课程的总目标:通过陶艺的学习欣赏,尝试陶艺的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陶艺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了解人类文明的由来和发展,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个子目标:
A、在陶艺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揉团、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变形体,从而激发其探索陶土塑造新方法的浓厚兴趣。这样,眼、脑、手等三者方面的协调使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实践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B、在陶艺课中,通过对原始陶艺、民间陶艺和现代陶艺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思维与灵感,特别是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的设置,引导儿童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空间的想象力、形象的创造力等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C、在陶艺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问题的探讨与分析等合作与独创相结合的学习体验,及对泥料粘合、色彩处理、焙烧温度、陶坯的保护等初步的认识与尝试活动,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萌发科学技术的精神。
D、在陶艺课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区及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情节交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关爱,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
:——(三个角度)
每一种艺术的形成发展都要考虑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对陶艺课的教材体系的确立应从三个角度去形成,:a、表现的内容;b、塑造的手法(既形式);c、欣赏(评价)层面。
第一,从表现的内容角度去确立教材的横向体系。
儿童的陶艺制作,不像成人那样刻意地追求某种高难度的技艺或深刻的理念,更不像工匠作坊制作那样规规矩矩如出一炉,儿童的陶艺作品是儿童在没有受任何理性的束缚,只是根据自己内心的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直接感知,运用他们所利用的材料进行最直率的表现。因此,教学要重在引发创作兴趣,激发丰富的想象及大胆的创意,陶艺教材内容的选择从表现的角度当以课题为主线,且以学生所熟悉喜好的内容,又适于表现为宜,即以人物、动物、实物为内容,以生活趣事、童谣、传说故事,心中之事为专题,以罐、瓶、盆为形体确立教材表现的主干内容,并注意主干内容与主干内容之间的交叉互补。
第二、从塑造的形式去确立教材的纵深体系。
儿童陶艺塑造的形式不外乎这几种:(a)建于捏成型。(b)泥板成型。(c)泥条盘筑成型。(d)挖空法。(e)综合成型。因此,儿童陶艺作品造型简洁,表面粗糙,形象简单化,表面装饰往往采用粘粘泥球、泥条、泥块或刻、挖、镂、刮。儿童刚接触陶艺时,胆子很大无拘无束,塑造的形象比较随意,不考虑形象的特征与比例,更不会
想到成型的技巧与泥面的厚薄,因而造型比较稚拙和随心所欲,不注意表面的装饰,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特别是欣赏了成人的陶艺作品后,了解了一些陶艺的技巧。学生塑造的胆子反而小起来了,塑造形象时开始考虑形体像不像,注意陶胚形体的结构与比例,同时会不由自主的把胚体表面磨擦光滑,并想方设法要在表面装饰一下。因此,教材的内容在塑造手段选取适宜儿童能够迅速掌握的方法,同时又能够在教师有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起儿童去创意性地塑造,这样安排,表面上似乎没有严格意义的技法要求,实际上这样做,能够减轻技法学习上的超重负担,增强学习上的兴趣与动机,渗透性让学生自觉掌握一些基本技法。
第三、从欣赏(评价)角度充实内容的文化底蕴,丰富教材内涵体系。
陶艺的产生是人类前进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的伟大创造,陶艺的发展,是凝聚人类智慧和汗水,同时也寄寓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了解人类深厚文化积淀,尤其中华民族悠长灿烂文化,感受我国古代陶器作品的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陶艺的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提高对古代艺术的欣赏能力,欣赏国外及现代陶艺作品,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因此,陶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时期和地区陶艺器进行赏析,在了解陶艺发展过程中瑰丽多彩的制作风格的同时,领略陶艺作品中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从陶艺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提供给学生欣赏的作品分为四大系列:
a、原始陶艺
原始陶艺形体虽然简单,但造型设计上颇具匠心。制作时对器物的各部分运用不同的比例变化,构成了各种柔和优美的轮廓曲线,样式繁多。原始陶艺那种稚拙的造型体态,变异的装饰手法,与儿童自我编造的符号进行装饰设计的特点相吻合,原始陶艺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如:半坡出生、文化的彩陶人面

陶艺校本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shen1985
  • 文件大小2.12 MB
  • 时间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