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课模课磨课
摘要:教师专业化成长是需要经历几个阶段的,这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历的摩课、模课、磨课三个阶段及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说明每个阶段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非常有效的巩固和提高,是实现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摩课模课磨课专业成长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应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金庸先生曾对大侠独孤求败的武功描述了三个境界:第一层:他年轻的时候使用一把锐利的剑,所向披靡,这代表了一种青年人的境界;第二层:他用重剑,叫做举重若轻,能干很大的事业了;第三层:独孤大侠武功练到最后,能做到举轻若重,用木剑,甚至用飞花摘叶,即可伤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需要经历这样的几个境界,这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摩课、模课、磨课是实施这一过程非常有效的途径。
一、摩课——在观摩中站稳讲台
摩课,就是要多听课,特别是公开课。公开课依据目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诊断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诊断课;二是以比较不同教师教学水平为目的的竞赛课;三是以引领某些先进教学理念的展示课。地理教师通过
“摩课”,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吸收,对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为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奠定了基础。
虽然有学者批评各种公开课是“作秀课”,课堂的教学效果过于追求完美,甚至将授课内容提前“演练”多次,所以公开课是无法更多地进行推广的。但我认为,公开课是授课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其中的教学结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学生的活动,甚至教学的精彩片段等,对有1—2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有着很强的示范性,青年教师千万不要忽略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例如,某节公开课上,一名教师在讲授《世界农业地域类型》这一课题时,讲到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时,用了以下语言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一望无际的草原伸向遥远的天边,一群肥壮的牛儿在草原上啃食鲜嫩的牧草,牧牛人骑着骏马,唱着高昂的民歌来回奔驰,天上飘着几朵洁白的云朵,地上流淌着几条清澈的河流。每一个来这里的人,无不为它那壮丽辽阔的景色所倾倒,无不感叹大自然赐予阿根廷人民的这笔永恒的财富。这里是阿根廷的心脏,方圆60多万平方公里,坦荡无垠的大草原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充足,土层深厚,适合各种牧草生长。这里有景色迷人的风光:春风吹来,遍地翠绿,红花吐蕊,温暖的阳光洒落在肥美的牧草上,犹如给草原披上了一件耀眼夺目的金装;秋高气爽,牛儿满地,如血的夕阳把美丽的色彩留在了令人神往的草原上,粗犷的牧民唱出雄浑歌声飘向草原的深处。”
这位教师还列举了我国内蒙古和阿根廷在畜牧业上的区别,并不是仅仅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讲了“凤凰传奇”中的女歌手——杨魏玲花在内蒙古的经历,使学生对于我国西部与阿根廷在放牧业有了形象、感性的认识,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对知识点有了清晰的比较。对阿根廷人为改善放牧条件所做的措施“培养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料,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教师则利用幽默的“良种牛吃草喝水坐火车”很好地进行了概括,使人印象深刻。
因此,青年教师在听到这样
摩课 模课 磨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