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实践计划
:实践计划 gis 大学生生活与实践计划短学期实践报告实践计划怎么写
篇一:《GIS课程设计与实习》实习计划-10测绘
《GIS课程设计与实习》
实习计划
地理科学系 2013年9月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GIS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地图数学基础建立的方法、步骤、地图符号的设计、地图的图形、色彩和注记的设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设计编绘、专题地图设计、与互联网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具有正确处理和利用有关地图资料的能力,用所学知识为本专业工作服务。
二、实习内容和任务
(1) 了解传统图与计算机制图的一般过程、地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地图编绘
的方法。掌握地形图基础知识,航空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2) 掌握地图编绘规范、编辑计划、编图大纲、图式等地图设计文件的概念
和基本内容。
(3) 了解GIS软件知识及应用。
(4) 学习并掌握运用CASS进行编辑作业。(5) 学习并掌握对调绘片的判释。
(6) 学习并掌握地貌和土质要素的表示和编辑要求。(7) 学习并掌握居民地和垣栅要素的表示和编辑要求。
(8) 学习并掌握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的表示和编
辑要求;理解并掌握光线法则原理。
(9) 学习并掌握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的表示和编辑要求。(10) 学习并掌握植被、境界要素表示和编辑要求。
三、实习组织
指导老师:
全班共40人,分成8个小
组,每小组5人,设组长1人,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
四、时间安排
实习2013-2014学年10月28日——11月8日。
五、实习地点
实习场地地理系机房和闽江学院广场及周边。
六、实习仪器和技术规范
设备:电脑一台、记录板一块、钢卷尺一把、皮尺一把。
技术规范:GB/T1234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七、实习考核方式
学生在完成该课程全部的计算与实习任务,并提交所有的计算成果资料和实习报告后,方可参加考核。
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评定。 1、
平时成绩(占30%)
(1)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
(2)实际动手能力(含组织与协作能力); (3)实习态度和执行纪律情况。 2、
计算成果资料及报告成绩(占40%)
包括地图编绘的结果、实习报告的撰写情况等。 3、
考核成绩(占30%)
课程考核采用指定一小块区域进行实际野外调查、现场绘制等方式进行,或者根据实习进度安排采用抽查的方式相结合进行。
篇二:GIS 学习计划
总结:以上学习计划是根据SuperMap Objects组件式开发和地理信息系统概
述两本课本制定的学习计划,针对具体学习过程中的难度性和复杂性可做适当微小调整,本学习计划的不足之处有待改正!
篇三:2011级GIS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计划书(修改)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计划书
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系别地理信息系统系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年级拟定人
2013年9月15日
1 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是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完成地质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和土壤生物地理学、遥感、GIS等课堂教学之后,组织的一次自然地理学各要素的综合实习。其目的是培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不仅具备野外识别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能力,而且能够将自然地理学野外采集数据与3S技术结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
2 实习地点,路线和时间安排
东川、巧家、会泽、曲靖、石林、抚仙湖(含帽天山)
实习路线
昆明—东川—巧家—会泽—曲靖—石林—抚仙湖
时间安排
10月30日开动员大会,准备相关资料;
11月7日检查工作准备情况和仪器操作能力;
11月10-16日野外实习;
11月17-22日撰写实习报告,上交初稿;
11月22-28日修改提交实习报告。
3 实习内容
野外自然地理要素的鉴定、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
地质要素的鉴定、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
(1)三大岩类的野外鉴定
包括:东川玄武岩、火山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嵩明,会泽碳酸盐岩、小江河谷泥(页)岩、千枚岩等的野外肉眼鉴定和识别。
(2)岩层的产状对比测量和地层接触关系的识别
包括:岩层走向、倾向、倾角的测量和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以及断层接触的野
外识别。
(3) 大型断裂带,褶皱构造体系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
包括:小江断裂带,
gis,实践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