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坛
中唐:776年(代宗大历元年)至836年(文宗开成元年)
山水田园诗人刘长卿和韦应物
大历十才子与李益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韩孟诗派及李贺的创作
刘禹锡和柳宗元
一、中唐山水田园诗
1、刘长卿
“刘随州”;“五言长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2、韦应物
“韦苏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王、孟、韦、柳并称。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大历十才子与李益
1、大历十才子
《新唐书·卢纶传》:“纶与吉中浮、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指766年至779年,共14年。
2、大历诗风
孤寂冷落的心境
清雅高逸的情调
凄清萧索的意象
3、李益的边塞诗
“五在兵间”(近二十年),其诗“多军旅之思”。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千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三、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1、新乐府运动
中唐时期从元结、顾况等人的创作开始,继承杜甫的“即事名篇”的创作方法,有张籍、王建、元稹等人参加,因白居易明确的诗歌主张和突出的创作实践而构成的一个以现实生活内容的做乐府诗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2、白居易
生平:772—846,原籍太原,后来迁居下卦。他的一生以四十四岁贬为江州司马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集中表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二文之中。
其一,强调诗歌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二,突出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其三,要求诗歌形式为内容服务做到通俗易懂。
白居易的诗歌: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其一,讽谕诗:“美刺比兴”、“因事立题”之作,《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
其二,闲适诗:“吟玩情性”之作,《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归田》三首。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中唐诗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