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盲于目而不盲于心.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盲于目而不盲于心
摘要:盲校学生学习珠心算不仅可以提高盲生的计算能力,而且有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笔者就盲校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展开珠心算教学进行阐述。珠心算的教学应该以珠算为基础,采用教材—珠算—心算同步的教学程序,注重珠心算各种基本功的训练,注重语言与思维的结合,灵活运用各种训练方法,提高盲生学习珠心算的兴趣,从而促进盲生心智的发展。
关键词:珠算珠算图基本能力语言心智发展
珠心算是在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眼、手、脑、耳多处感观并用的一项智力活动。实践说明:珠心算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高超技能,而且能使思维更加敏捷,有利于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来,珠心算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并且被应用在教学和实际生活中。那么,盲校是否也能引进珠心算呢?盲生是否接受它呢?笔者经过近年来在教学实践的探索后认为在盲校中开展珠心算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针对盲生的传统计算方法有三种:口算、笔算和珠算。这三种方法在盲生具体心理活动运用上各有特点。对于笔算,盲生由于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正摸反写,竖式书写比较困难,因此,笔算只作为一般认识。口算方式简单灵活,但多半只限于数量较小、数位较少的数字的计算,如遇到较大数字,就显示出局限性。珠算以算盘为工具,用手指拨珠,能进行大数字的运算,深受盲生的青睐。但珠算仍有局限性,算盘携带不方便以及在拨珠过程中,盲生由于受到视觉限制,常常无意间移动不该拨动的珠子而全然不知,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因此,我认为盲校珠心算的教学是必要的。
盲生能否接受珠心算呢?国内外专家早已证明盲生在智力上与正常儿童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盲生思维的基本特点和普通学生思维特点基本相同,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有直接联系。由此我认为盲生学习珠心算是可行的。
以下是笔者近年来在珠心算教学上的几点心得。
一、学好珠算是盲生学好珠心算的基础
珠心算在计算方法上与珠算完全相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靠脑海里直接记忆“珠算图”的形状来计算,后者是直接显示于盘面算珠上。因此,学好珠心算一定要先学好珠算。
由于盲校为了追求与普通小学同步,盲校教材没有珠算的内容。所以,作为珠心算基础的珠算需要盲校数学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到教学中。在一年级教学数的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进“算盘的认识”,包括算盘的构造,记数方法和拨珠方法。这对盲生将来学习珠心算时在头脑中形成“珠算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我认为应该在学生学会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后再引入比较合适。这样有助于盲生对算法的理解,可促使他们的算法的多样化。教师过早介入珠算教学,会使学生将来过于依赖珠算,算法单一。
在教学中,我尝试进行了教材—珠算—珠心算同步教学,即教材学到哪里,珠算也学到哪里,珠心算也随之学到哪里。珠算与珠心算相辅相成,环环相扣,逐步渗透。这样虽然增加了我的工作量,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珠算基础越扎实,珠心算的能力也越强。同时,珠心算也能促使学生珠算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是盲生学习珠心算的关键
珠心算的基本功训练包括:数译珠和珠译数的训练,记数的训练,实拨、空拨的训练。
首先,我对班上的盲生进行了数译珠和珠译数能力训练。在认识了算盘的

盲于目而不盲于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