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 丰子恺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重点)
2、从文中对“竹画”的体验中有所领悟,感受
中国绘画艺术的美;(重、难点)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
情。(难点)zxxk
惬意朱砂蘸
撇竹叶幽暗疏密
口头禅包罗
参差不齐
(qiè)
(shā)
(zhàn)
(piě)
(chán)
(cēn)(cī)
听写词语,并给重点字词注音:
(yōu)
(shū)
(luó)
作者介绍
名:
时:
地:
评:
作:
丰子恺,原名丰润
现代(1898~1975)
浙江崇德人
画家、散文家
《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率真集》《丰子恺书法》等
2、文中写了“我”和小伙伴哪些活动或游戏?
一、初读——整体感知
1、请勾画你喜欢的句子。
天色的变化(看天)
院里的光影(看光影)
我们眼中的月亮(看月亮)
月亮底下头上冒的烟气(看人影)
在水门汀上描影(描人影描竹影)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方法提示:
1、本文叙述……,引出……,获得……。
2、什么时间?在哪里?哪些人?做什么?简要经过,结果如何?
爸爸的艺术引导有成效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一个夏夜,我和弟弟、华明在月光下看竹影、描竹影,听爸爸给我们讲解中国画知识,得到了一次艺术体验。
描竹影——谈艺术——获体验
二、跳读——分析人物形象
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按照“我从(词语或句子)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性格特点)的人”来回答。
善解人意,语言和善;理解并尊重孩子;懂得因势利导教育孩子,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爱竹、懂竹;博学,特别是对绘画颇有研究。
爸爸的艺术引导有成效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精读——品竹韵、索竹理
精读爸爸与孩子们之间的谈话,认真体会爸爸话语中的含义。
第18课-竹影-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