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基本特征.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基本特征
[摘要]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发展、定型五个阶段,呈现出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各方面特征;可见,虽然我国古代民事立法相对刑事、行政、经济立法相对薄弱,但契约制度在历史长河的淬炼中,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备。
[关键词]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特征
一、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历史考察
(一)西周是契约制度的萌芽时期
在西周中后期,由于私田的开垦,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殷实起来,大量的民事交易行为出现,交易的标的物有奴隶、牛马等,土地因为国有的原因不能进行买卖。
(二)秦汉是契约制度的形成时期
秦汉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在民事交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民众交易的对象也复杂起来,不仅包括土地、农产品,还包括奴婢、房屋、牛马、铁器等,同时契约关系也复杂起来,例如买卖、借贷、租赁、担保等。
(三)晋唐是契约制度的发展时期
在晋唐时期,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商事交易频繁。例如,行业种类增加,城市、邸店数量繁多,海陆贸易兴盛等。
(四)宋元是契约制度的成熟时期
宋元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朝中出现了代表商人利益的官商共利的主张,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唐朝的永田制和口田制因土地兼并而逐渐衰落,这使得土地买卖和租佃制愈加普遍,而相应地,土地房屋的买卖契约此时更加规范和统一。
(五)明清是契约制度的定型时期
明代大部分民事规范以历代规范为基础,但是债务关系更加发达,债的制度设计更加全面,不动产买卖、典当程序更加简明,“契约如律令”的观念在明代仍然有着公信力。
清代商事交易逐渐频繁,民事主体间缔约行为成为常见现象。交易标的丰富多样,凡交易均以契约为证,且按照特定的格式书写。
二、中国古代契约法的伦理特征
(一)追求正当利益,天经地义
大量契约的出现表明中国古代民众在追求自我利益之时充满渴望,且为此做出不懈努力,不论处于社会底层还是上层,人们都不会因为不平等不自由而放弃对利益的追求。明清时期,吴越之地出现大量律师,这更加体现了民众为捍卫正当利益而不惜进行诉讼,请求公权力的介入。
(二)追求平等缔约
人类作为一个同类有着很多共同性,这是每个人希望彼此平等对待的客观基础。人们因为具有“人人平等”这种信念,在历史长河中,不难找到为平等而揭竿的农民起义。
(三)恪守诚信
曾子一日三省,反思自己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这种道德上的约束外在的表现为契约,它是人们在民事交往之中逐渐形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交际圈正在不断的扩大,陌生人多了起来,而契约则是维护人们之间信任的最好工具。
(四)互惠互助
孔子说:君子普遍厚待人们,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乐? 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美。
三、中国古代契约的格式特征
中国古代契约格式多样,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不规范到规范化,由缺乏管制到管制强化变化的态势。中国古代早期,人们通常订立口头协议,并以有刻痕的竹片作为信物,该信物被称作“契”,后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种信物又被称作“券”。清朝时期,契约关系种类又在明朝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基本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