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
世界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发生率
东欧
70-90%
亚洲
70-80%
澳大利亚
20%
非洲
70-90%
拉丁美洲
70-90%
美国/加拿大
30-40%
中均为59%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所有的HP感染者均会发展成胃炎——胃窦为主的胃炎或全胃炎。
15%-20%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HP感染者发生胃癌和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风险较未感染人群增高了2-6倍。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OMGE)临床指南——. 2007;12(1):40-5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胃癌
慢性胃炎
萎缩型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胃癌
HP感染
(IDA)。(ITP)。(AIG)。、糖尿病及肺癌等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其他疾病
我国对幽门螺杆菌(Hp)诊疗的共识经历了三次修订
《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
《第二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第三届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简称庐山共识)》。
2003年桐城会议提出的HP根除指征
HP阳性的下列疾病
必须
支持
不明确
消化性溃疡
√
早期胃癌术后
√
胃MALT淋巴瘤
√
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
√
计划长期使用NSAID
√
部分FD
√
GERD
√
胃癌家族史
√
个人强烈要求治疗者
√
胃肠道外疾病
√
2007年庐山会议提出的HP根除指征
HP阳性的下列疾病
必须
支持
不明确
消化性溃疡
√
早期胃癌术后
√
胃MALT淋巴瘤
√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
计划长期使用NSAID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
胃癌家族史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其他HP相关性胃病(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等)
√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
个人强烈要求治疗者
√
两次共识重要的区别点
将GERD排除在根治HP的指征外
GERD:根除Hp不是治疗GERD,因此将GERD列入根除Hp指征不符合逻辑。
部分研究认为根除Hp有可能增加GERD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危险性。
Hp阳性GERD患者长期服用PPI可增加胃体萎缩发生的危险性,进而增加胃癌发生危险性。
两次共识重要的区别点
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添加至HP感染根除的指征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根除HP可治愈部分ITP、IDA患者。
ITP、IDA:这2项已作为Masstricht-3的根除Hp指征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