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考复习策略例谈
一到毕业复习开始,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就无形加重,因为他们将面对一张张练习纸,一道道练习题,而教师也将陷入批改的“重围”之中。毕业复习,是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仅是面对全市统考的“面子”工程,更是担负着温故知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使命。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在复习中如何轻负高效显得非常重要。我有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和策略: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全面规划复习范围、复习计划、复习时间;关注复习课堂的高效,归类复习课要加强难点的引领,单元复习课要有趣味性、模拟检测要严格要求;关注学生,组建三人小组,减免复习作业,给他们来点“食”的,产生复习新动力。下面,就复习过程中如何运用以上策略,介绍自己的浅显经验。
一、关注“标·本”,规划全面
这里的“标”指课程标准,这里的“本”指的是课本。
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我们要细读课标中对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具体要求。
课本是体现课标的载体,小学毕业考的命题还是“依纲靠本”,尤其是识字写字、名家名篇背诵、课内阅读之类的考点,题型都与课本有关。学生想要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用好课本很关键。
1、复习范围——宜广不宜狭
回顾近年来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对我们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近几年我市的小学语文毕业测试卷的材料上来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积累和运用”、“阅读”、“习作”都是考查的必选内容,我市还加上了“书写”这一块。根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达成的要求,我罗列出一张毕业考查内容表。
表1 考查内容表
考查内容
考查能力
语
文
积累与运用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查字典
说明方法修辞手法
积累和运用常见古诗文、成语、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等。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阅
读
为了获取信息
整体感知
提取信息
形成解释
合理使用信息并作出评价
为了获得文学体验
为了完成任务
写
作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以及常见的应用文。
能根据写作目的和表达的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
能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
的意思
书写
认真写字,做到字体端正,书写规范、整洁,行款格式正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根据历来的试卷,我认为考试的内容涉及到课本里的方方面面,哪个边边角角都不能遗漏。表2是我根据六年级下册课本统计的考点。
表2 课本考点表
教材编排
考点
精读课文
课文内容、主题
写作手法
课后题(关注重点句段背诵)
注释
阅读链接
资料袋
略读课文
课文内容、主题
写作手法
课前链接语
注释
阅读链接
词语盘点
字音
字形(易错词)
字义
(四字词语)
口语交际·习作
难忘的第一次
民风民俗
我的理想
学会生存
辩论
自由作文
回顾·拓展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趣味语文
课外书屋
综合性
学习
阅读材料
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
写难忘的一节课或活动
制作班级纪念册
临别赠言
建议书
倡议书
古诗词
背诵
注释
大意
思想感情
背诵运用
综合复习
注释
课后题
对联
写信
3、复习计划——宜详不宜略
明确了复习的范围和考点,还需要制定计划。计划是行动的纲领,缺乏计划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一个盲目、忙碌的过程。严重的甚至把复习与一天一张试卷等同起来,这样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如何规范复习,避免“复习=题海”?毋庸置疑,复习前必须有详细的计划。
下表是我为本班学生制定的复习计划:
表3 复习计划表
学生情况分析:
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少,字词掌握不够扎实。中等生在句式变换、阅读理解、习作方面也需加强。
复习教学目标:
保住底线,确保学生通过复习,在基础知识上扎实过关,在积累和运用上有拓展,在阅读、写作上有突破。
复习重难点安排:
词语盘点词语过关;结合语境理解字、词。
巩固各类句式,加强缩句、修改病句、仿写例句等的指导。
积累本册的重点语段、日积月累和古诗,人人过关。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法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表达方法,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
具体措施:
组建复习小组,在学生自主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点评归纳解题方法;改革单元复习课,以趣激情;以竞赛形式、奖励手段完成验收工作,达到复习的高效性目的。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共8课时) 分单元复习
第二阶段:(共12课时) 归类梳理疑难解惑
第三阶段:
小学优秀班级经验介绍材料:小学语文毕业考复习策略例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