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野县发展环境.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栾川县发展环境分析
小组分工
于俊杰负责ppt制作与讲解
王闯负责第1、2章
王伟栋负责第3、4章,汇总论文
宋鹏飞负责第5章
目录





新野县的基本状况
新野地处河南省西南边陲,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襄盆地中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自古为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水陆交通要冲。县域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107万亩耕地,总人口83万。境内地势平坦,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新野县是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和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又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火烧新野等三国故事使新野声名远播,是中国国务院确定的三国旅游线景点县。
新野县发展状况分析
发展优势:

新野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中原经济区西南门户、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襄盆地中心,北依南阳、洛阳,南接荆门、襄阳,自古为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水陆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

新野区位独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新野距郑州、西安、武汉均300公里,距南阳机场60公里。距焦柳铁路、宁西铁路均30公里。二广高速公路、省道103线、244线、335线在境内交汇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土壤资源
新野县土地总面积为1062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南阳盆地南部,既是平原,又是岗地、洼地,还有河湖坑塘。就土壤类型而言,全县共有4个土类、4个亚类、8个土属、37个土种,土壤资源丰富,多为河流沉淀物覆盖,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好,适应植物种类繁多。
生物及矿产资源
新野县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业种植业主要有农作物35种,小麦、棉花为两大支柱产业,芝麻、花生、玉米、薯类、瓜类、烟、麻等也占有一定比重。,白河、湍河等8条河流的过境水可供开发利用。县内的部分地区地下储油丰富属河南油田开采的一部分。
发展劣势: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比重高,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劣势明显。
新野县农业基础薄弱,仍以传统农业为主,非农产业比重非常低。工业产业竞争力不强。与劳动力过剩、高素质人才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现状相适应,工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业构成落后。传统工业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工业空间布局不合理,产业布局集中于县城,专业化协作程度低,区域互补功能较差。
没有融入国内国际市场,外贸出口规模小,创汇成本高,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原料初级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和质量标准低,出口竞争力较弱。

新野县区位优势明显,但集散功能发挥不足,发展效绩不显著,产品特色鲜明,但核心竞争力缺乏,资源突出但整合开发有待加强,区域整体形象明确但产业价值和经济效绩表现不佳,资金投资不足,体制机制不顺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广告效应比较落后,大力宣扬不够,对三国文化内涵理解不深,致使三国文化缺乏吸引力,游览规模不大。

从整体上来看,当前新野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整体实力相对弱小,缺少文化精品和知名度,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相对滞后。管理体系尚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不够清晰,文化市场培育不够,缺少文化精品和产业品牌,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实现。
发展的机遇

现代农业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业投入持续加大,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服务日益广泛。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项目、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明显扩增。
、建筑、房产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增势强劲,重点建设项目推进顺利。政府全力支持,建筑、房产等资金投资稳步上涨。

.新野县发展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1188831
  • 文件大小495 KB
  • 时间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