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
制作人:何艳170368
蔚美乐170367
一
二
三
股票发行制度基本情况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一、股票发行制度基本情况
股票发行
股票发行主要包括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增发配股两种情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 IPO)是指具备发行条件的非上市公司第一次向投资者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也称新股发行。公司成功 IPO 后,即成为上市公司,其股份可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交易与流通。增发与配股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融资而再次发行股票的行为,配股是仅对原有股东进行配售股份,增发是既可对原有股东也可对所有投资者进行股份配售。由于研究的限制,本文股票发行仅指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一、股票发行制度基本情况
股票发行制度主要有三种,即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每一种发行监管制度都对应一定的市场发展状况。在市场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股票发行制度也应该逐渐地改变,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其中审批制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核准制是从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的中间形式,注册制则是目前成熟股票市场普遍采用的发行制度。
Company Logo
二、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审批制
1990年11月26日和1990年12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正式形成。在资本市场刚刚建立起来的最初十年里,中国股票发行制度带有深深的计划经济体质特征。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审批制
发行审核制度情况
额度管理指标管理
图1 行政审批制下股票发行流程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审批制
股票发行定价制度情况
行政审批制下,股票发行定价自主性较差,以行政定价方式为主。发行人在股票发行定价上几乎没有决定权,发行价格由中国证监会按固定市盈率确定,规定以 10~20 倍的市盈率作为新股发行定价的区间。
图行政审批制下股票发行市盈率情况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审批制
股票发行方式情况
股票发行配售方式方面,由于资本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导致供给远远小于需求。为解决股票发行对象的问题,1991 年开始采用认购证认购股票的方式,只有获得认购证才有认购新股的资格和权利,然而因认购证的发放采用不透明的政府公开摇号的方式进行,寻租现象严重。最终爆发了“深圳 8·10”事件,这种方式也随之取消。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核准制
中国《证券法》于 1999 年 7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从而在法律层面上打破了行政审批制(指标管理),开始向核准制过渡,中国证监会开始实行更为专业的发行审核监管。2001 年,中国证监会取消了股票发行的额度和指标,标志着行政审批制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核准制下的“通道制”,中国股票发行制度迈出了市场化进程的第一步。
股票发行制度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