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区庄站
Ⅰ、Ⅱ号出入口明挖段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地铁施工相关规范及国家关于建筑施工强制性条文: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108-2002)
《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T 10-9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03 J253-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BJ 15-38-2005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 22:90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 8-97
、广州地铁总公司关于Ⅰ、Ⅱ号出入口施工的相关文件、条文;
、本工区施工图:《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段)施工图设计区庄站结构施工图(第三分册)(五)Ⅰ、Ⅲ号出入口变更设计图》;
《区庄站结构施工图(第三分册)(三)Ⅱ号出入口》;
《区庄站结构施工图Ⅱ号出入口变更设计图》。
、我公司现阶段的施工管理经验及历年来承担广州、北京、南京、深圳地铁工程的施工经验。
、全面响应合同文件的原则
认真阅读、领会合同文件、施工设计技术规定、设计图纸、地质勘查报告,明确工程范围、技术特点、节点工期、安全、质量等要求,全面响应合同文件。
、确保工期实现的原则
优化施工组织,选用优良的施工设备,合理配置资源,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工期的实现,努力保证总工期。
、确保优质工程的原则
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施工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文明施工,争创文明工地;千方百计减少扰民;尽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健康。
、施工过程中确保沿线构筑物的安全。
2、工程概况
I号出入口明挖段位于环市东路与农林下路交叉口,军区房管局原有车库上方。其西侧紧靠金叶大厦消防疏散通道口,,南侧及东侧为军区改迁后的车库,北侧为农林下路,其周边地下管线较多且有地下国防光缆,埋深多在3米以内。地处繁华地段,人流集中,交通繁忙。具体位置见下图:
Ⅰ号出入口平面位置图
Ⅱ号出入口明挖段位于农林下路与犀牛路口交叉处,其西侧紧靠中国工商银行及居民楼,据Ⅱ号出入口明挖主体结构仅6米左右;结构东侧占用农林下路机动车道,农林下路车辆拥堵情况严重,给予基坑造成很大影响。周边管线密集、复杂,具体情况见附图:
Ⅱ号出入口平面位置图
Ⅰ、Ⅱ号出入口明挖段为明挖箱型结构,Ⅰ,宽5~6米,,结构所处地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填土层<1>、坡积土层<4-3>。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有B、C、D、E四种断面形式。II号出入口明挖部分长约43m,,。结构所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1>、河湖相淤泥质土层<4-2>、冲积-洪积土层<4-1>、硬塑或密实状残积土层<5-21>。共有2-2、3-3、4-4、5-5、6-6、7-7、8-8七种断面形式。Ⅰ、Ⅱ号出入口明挖段保护层厚度均为:迎土侧50mm,背土侧40mm。
Ⅰ、Ⅱ号出入口明挖段围护结构采用φ1200mm人工挖孔桩(桩心间距1420mm)+内支撑型式。I号口靠近金叶大厦一侧基坑增加一排φ******@450旋喷桩止水帷幕,以保证大厦安全,敞口段较浅处采用φ******@400旋喷桩,直接开挖。围护结构设置一道钢筋砼支撑(400mm×600mm)(b×h),支撑在冠梁上。Ⅱ号口围护桩设置一道钢筋砼支撑(400mm×600mm),支撑在冠梁上。
Ⅰ号出入口明挖段支撑平面布置图
Ⅱ号出入口明挖段支撑平面布置图
防水设计
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并遵照《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地铁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出入口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地段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出现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任意100m
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4处,
12号出入口明挖段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