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题
案例1
答案:1、对城市主干路应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作业(本工程可备两台)成梯队作业,联合摊铺全幅一气呵成,相领两幅之间重叠5~10cm,前后两机相距10~30m,摊铺机应具有自动调平、调厚,初步振实、熨平及调整摊铺宽度的装置。
2、“三快一及时”是:“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成型”。碾压温度为120~150℃,碾压终了温度控制在65~80℃。
3、主要有: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四种。
4、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有: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和度和残留稳定度五项
案例2
答案:
:板缝内模板一次安装到顶,并填塞缝隙防止漏浆。外模板随浇筑板缝混凝土随安装,保证不跑模不漏浆,,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50mm,注意混凝土和易性。二次混凝土入模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振动:机械振动和人工振动相结合,确保不漏振、不过振。
混凝土养护:连续湿润养护不少于7d.
。首先,该批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不是微膨胀混凝土。其次,该批混凝土强度为C40,和壁板强度等级一样,而不是大于壁板一个等级。
、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前进行满水试验。
由于沉淀池为无盖结构。进行满水试验时需测蒸发量。
,所以在池周围回填土前,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隐蔽工程在验收前应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案例3
答案:
,.
,稳压1小时,无漏气为合格。,持续时间不小于24小时,实际压力降不超过允许值为合格。
公司没有认真审核B公司施工资质,便与之签了分包合同,这是A公司对这起事故首先应负的安全控制失责的责任:其次,A公司虽然采取了派人进驻B公司施工现场,并对B公司的违规操作提出了劝阻意见和正确做法,但未采取坚决制止的手段,导致事故未能避免。这是A公司安全控制不力的又一方面应负的责任。并应统计分包方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和按分包合同处理分包方的伤亡事故。
,又不听A公司人员的劝阻,坚持违规操作,造成事故,完全应该负起“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以及“分包方未服从承包人的管理”的责任.
2007年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1、补充:还应考虑总包单位的总进度、分包合同、工期等
说明:承包单位应将分包的施工进度计划纳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范畴,总、分包之间互相协调,处理好进度执行过程中的相关关系,并协助分包单位解决项目施工进度控制中的相关问题。
2、不妥当。
程序: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勘察)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3、勘察资料中没有提及的大型暗浜的处理引发的索赔应该受理。
索赔依据:(1)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经认可的施工计划、施工图;(2)双方的来往信件和会议纪要;(3)进度计划、具体的进度以及项目现场的有关文件;(4)工程检查验收报告;(5)换填的材料的使用凭证。
案例(二)
1、不妥当。
理由:应由工程项目经理主持编制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计划,工程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技术交底还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要求,工程安全方面要求,技术交底要有书面记录。
3、存在的问题:不应该使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并应该使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
调整:应该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机摊铺,应使用18~2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
4、平接缝施工时不应该先用熨平板预热接缝。正确的方法是:先用直尺检查接缝处已压实的路面,切除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涂刷粘层油并用熨平板预热,铺上新料后一起碾压,骑缝先横向后纵向碾压。
前一天停放在摊铺机后面的压路机不对。正确的要求是: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
碾压从中心向外侧碾压不对。正确的方法是: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压速度应稳定而均匀。
案例(三)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孙某没有告知王某有关井下作业的相关情况,没有对他进行培训就下井,王某在不了解井下的情况时没有向有关人员了解就下井作业;
3、公司没有对新进公司的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工地安全员作业时不在场,没有及时发现并阻止王某的违规操作,公司没有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工地现场没有相关救援设备;
4、王某下井前应穿好防护服,带好防毒面具和手电筒、呼救设备,
二建实务市政真题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