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再认识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自2012年年底成立以来,持续七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公司董事长在各种会议上不断提及国网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不断强调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的重要关系。那么,至今还有很多人想问: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呢?本文就企业文化相关的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进行介绍,以期深入对企业文化再认识。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与根基
一、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
提到企业文化,不得不提及日本这个让仇恨的近邻国家。日本的侵华战争可憎可恶,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却不得不研究,这是为了中国企业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在互联网+的时代,在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下,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修的一门课程。
在这里,想给大家讲一个案例。被喻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谈到自己对企业的管理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当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以身作则,发号施令;当员工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协调各方,相互配合,努力工作;当员工10000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后面,双手合十,以虔诚之心祈导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解析松下幸之助的管理论断,意思是: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管理者亲力亲为,带领员工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但到了中等规模时,要善于管理,用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加上强硬的制度手段就可以使企业正常运行;当企业规模非常庞大时,就要祈求员工万众一心,自发拼搏,这里需要全体员工有一种共同的信仰,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一种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管理者的魅力,来自于一种伟大的思想影响力,一种高度升华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许多种,虽然说法不同,但其内涵大体一致。最近,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其所著的《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给企业文化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叫管理者文化,是管理者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风格、管理经验的集中体现和智慧结晶,是企业管理层次的升华,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企业文化的渊源如何?
至于企业文化的来源,我们可以追溯到20世纪。在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于50年代开始有意识地搞企业文化建设,并因此在60年代迅速崛起。到70年代,日本经济已经开始称雄于世。日本经济崛起的神话,令自以为是的美国人十分尴尬,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去窥探、去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发现,
“日本现象”的根源在于日本比较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大量研究企业文化的著作开始在美国问世,《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和《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四部著作,使企业文化热在美国达到了高峰。很快,一股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浪便席卷世界。
我们国家从70年代开始介绍企业文化建设,到80年代初期进行企业文化的探讨,到80年代后期,几乎所有的煤炭企业都在搞企业文化,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理念和标识。但那个时期,我国的企业走了弯路,认为喊喊口号,搞搞文体活动就是企业文化,甚至于有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企业文化。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企业文化的自生自灭。到了90年代的后期,在
企业文化再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