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宪法”一词的首次使用: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B.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P21T1)[判断题: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从历史上讲,宪法产生早于普通法律(X)]
a.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 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一) 宪法是普通法得以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二) 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三)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c.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
:
a. 产生的原因:(可出不定选)
(一)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
(二)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民主制度的形成。
(三)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
b. 各个具体宪法的产生:
(一) 英国宪法: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1) 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虽不是近代意义的宪法,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 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
(二) 美国宪法:
(1) 1776年《独立宣言》—《邦联条例》—《联邦宪法》。
(2)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成为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P21T3)
(三) 法国宪法:
(1) 法国1791年宪法是欧洲大陆最早制定成文宪法典的国家。
(2) 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序言—《人权宣言》(P21T2)
(3) 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资产阶级法制原则。
(四)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苏俄宪法》— 1918年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 我国的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
a.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共同纲领(临时,具有宪法性质) — 1954 — 1975 — 1978 — 1982(1988、1993、1999)
b. 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理论等。
:
a. 1988年宪法修正案:
(一)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灾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二)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b. 1993年宪法修正案:
(一) 明确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写进宪法,使党的基本路线在宪法中得到集中、完整的表述。
(二) 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三) 把“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并解释为“全民所有制经济”。
(四) 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五) 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并对相关内容作了修改。
(六) 把县级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c. 1999年宪法修正案:
(一) 明确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沿着建设有中理论指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
(二) 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三) 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 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五) 将国家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合并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六) 将镇压“反革命活动”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
按照党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13条修改宪法建议,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与会的2890名代表经过认真审议,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主要增加了九个方面的内容:
(一)、“三个代表”成为国家指导思想。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后面
宪法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