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注重人、物、环境和谐有序的发展过程,根据金融主体、金融客体和金融环境三个方面建立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包括天津在内的8个城市进行了评分排名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天津金融建设中遇到的机遇与阻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主体金融客体金融环境评价体系
金融中心的发展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方便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带动了金融中心所在地经济和贸易的繁荣。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注重建设和发展金融中心。
本文将从金融主体、金融客体、金融环境三个角度建立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天津与我国其他金融城市进行分析比较,明确天津金融业发展状况,判断天津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
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立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金融中心进行评价研究多采用建立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例如,伦敦金融城(2007)提出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GFCI),该排名报告以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综合竞争力为评价指标,对全球46个城市加以量化分析和排名。胡坚、杨素兰(2003)按照经济指标、金融指标、政治指标三项指标建立了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从天津金融中心建设分析的角度,通过建立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对包括天津在内的8个金融城市进行量化评价。
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需要多方面条件推动,同时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本文注重人、物、环境和谐有序的发展过程,分主体、客体、环境对金融中心建设条件进行归纳,并建立起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认识论,实践活动需要具备三要素,即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环境。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正是在实践环境这一传导媒介中进行的。
将哲学认识论应用到金融中心活动中,可以看到在金融中心发展建设这一实践活动中,应具备三个要素条件,即金融主体、金融客体和金融环境。金融主体是指服务于金融业,致力于金融中心发展活动的集体或个人。金融客体是指金融实践活动的指向对象整个金融业,及与金融活动密切相关的经济实体。而金融环境是指金融中心所处的自然地理、交通信息、城市生活等周边环境。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共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
(二)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特点
本指标体系突出了人、物、环境和谐发展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与以往的指标体系研究中的设计重点不同。本文提出要充分考虑人、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将金融主体、金融客体、金融环境作为评价金融中心的量化对象,突出了和谐有序的要素条件对金融中心建设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
各城市金融建设的量化分析
(一)定量方法的选用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金融城市进行评分。在研究实证中,为了评价和分析各城市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需要对反映事实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观测,收集大量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并应尽可能选用较少的综合指标来反映存在于各变量中的信息。本文将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特点对各金融城市进行评分、排名。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金融城市进行分类。聚类分析法属于多元统计中的一种,是根据指标间或样品间的相似性对指标或样品进行
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