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师说”练习.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师说》练习
1、从下列各题的加点词中,分别找出两个意义相同的词。
①,术业有专攻 ,何可胜道也哉 D. 道中迷雾冰滑
答:〔〕与〔〕
②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与〔〕
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愚益愚 C.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以光先帝遗德
答:〔〕与〔〕
2、文言中,名词和形容词在句子里活用作动词,除使动用法外,还有一种常见用法。如“吾从而师之”的“师”,就有“以……为师”的意思。这叫做“意动用法”。说说下边句子里加点的词用作什么词类,作何解释。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
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羞:
④登泰山而小天下小:
⑤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
宾客: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古之学者古: ;今:
②句读之不知古: ;今:
③小学而大遗古: ;今:
4、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②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文: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答:

6、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不同?
答:

7、背诵全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
8、文中括号处应填的文言虚词依次是
/ / /
9、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 或师焉,或否焉或王命急宣
而或长烟一空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其出人也远矣蜀山兀,阿房出
农不出则乏其食公拆袄,出珠授之
.D. 犹且从师而问焉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恣其所为不问朝夕遣人候问武
犹且从师而问焉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恣其所为不问
朝夕遣人候问武
D
10、翻译下列语句。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
②其可怪也( )! 译文:
拓展创新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5题。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

“师说”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lm860108
  • 文件大小135 KB
  • 时间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