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铁提尔幼儿园凯丽比努尔·巴拉提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工具、教育手段的前提下,对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以及教师的教,学习者学的教与学的优化过程。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在促进儿童发展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图、文、音、像会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我的感受、做法及体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一、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纲要》指出:我们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刷牙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并不是难事,但要想真正地把牙齿刷干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班有几名幼儿龋齿较多,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有关牙齿的课件,利用午餐前的过渡环节让幼儿观看。卡通形象的牙齿宝宝生动、可爱,一出现就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通过观看课件,幼儿了解了牙齿的作用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主动要求刷牙了,而且刷的可认真呢!又如我们在网上浏览《大公鸡和漏嘴巴》,孩子们看到了里面的小朋友吃饭掉饭粒的样子,知道是不对的,马上会想到自己不好的行为,并开始讨论该怎样吃饭,渐渐地,幼儿能主动地、有意识地按正确的方法吃饭了,东张西望、讲话掉饭粒的现象减少了。除了以上所说的,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自己摄制的影像资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积累一些日常生活经验
二、信息技术教育营造了崭新的活动氛围,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带给孩子们更加深刻的感知觉刺激,为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的实施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利用课件“快乐的端午节”,让幼儿观看有关端午节的来历的传说、故事及有关屈原的传说等。丰富了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视频——多姿多彩的端午节,幼儿通过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画面和浅显易懂的详实的解说了解了全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把抽象的传说和端午节的民间习俗,生动、具体、形象的表现了出来,幼儿不仅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的、趣味性的活动亲身感受和体验,感知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这对弘扬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起了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信息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适宜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界面。动画、声音、影像刺激了孩子们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萌发幼儿的想象意识。
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律、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