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词句注释:
⑴业师:业禅师的简称,法名业的僧人。山房:山中房舍,指佛寺。丁大:作者友人。名凤,排行老大,故称丁大,有才华而不得志。
⑵度:过、落。
⑶壑:山谷。倏:一下子。
⑷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⑸樵人:砍柴的人。
⑹烟鸟:雾霭中的归鸟。
⑺之子:这个人。之,此。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689—740),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737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译文:
夕阳越过了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
月照松林更觉夜晚清凉,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
山中砍柴人差不多走尽,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
丁大约定今晚来寺住宿,独自抚琴站在山路等你。
赏析颔联中“生”“满”的妙处。(4分)
答案:“生”,生发,阵阵凉意从松林、月光中生出,弥漫整个山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色的清冷。(2分)“满”,充满,清风鸣泉交相呼应,萦绕耳际,以动衬静,精妙地写出了山中的幽静。(2分)
问题: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心态?
答:(1)抒发了对丁大归宿的期盼之意和对丁大的挂念与信任之情。
(2)不心焦,不抱怨,有耐心,表现出有风度、异常平静、闲适的心态。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