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辐射港澳,培养适应地方法治建设需要,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
实现途径
知识
基本知识
基础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主要支撑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军事理论等。
人文社科基础知识
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如学术讲座、课外阅读等)相结合,教师讲授和自我学习相结合。主要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经济、管理等素质教育课程支撑。
英语知识
教师讲授和自我学习相结合。
信息技术
与计算机应用知识
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主要支撑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检索等。
专业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
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讲授和自我学习相结合。主要支撑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法律逻辑、刑法学、民法学、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公司法、合同法等。
专业拓展知识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突出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主要支撑课程: 法律文书写作、应用文写作、证据法学、犯罪心理学、侨务法概论、法律英语、法律诊所、法律实务工作指导、公务员技能综合训练、法律实务专题、法学前沿专题、最新法规解读等。
能力
基本能力
文字运用与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内外的分组研讨、发言、演讲、辩论、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撰写调查报告等实践、实训、实习活动逐步提高。
英语应用能力
课堂交流、研讨与课外实践应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相结合。
信息收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以课外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应用为主,课堂实训教学为辅。
培养要求
实现途径
自我管理能力
以思政课为依托,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素质教育类选修课及专题讲座,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哲学和人生智慧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通过自行拟定学年计划、职业规划,班级、学生“三会”、学生社团自治管理等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主要通过各类校园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自我训练提高。校园活动包括社团活动、各级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假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兼职工作等。
学习与创新能力
重点建设研讨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问答式教学、研讨式和辩论式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专业能力
法律思辨能力
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理论支撑课程有法理学、法律之门、法律逻辑、法学前沿专题,实践环节包括:司法演讲比赛、司法辩论比赛、案例解读与研判等。
法律实务工作能力
专任教师案例教学与司法实务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通过校内外多层次的实践、实训、实台,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整理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条文,写作法律文书、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
校内实践环节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案例解读与研判、司法演讲与辩论;校外实
五邑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